银行员工活动方案必备:5类提升参与感的游戏设计指南
午休时间路过银行营业厅,常看见柜员们正襟危坐地练习点钞。这让我想起某支行王主任的烦恼:"培训时大家认真得像标兵,活动时个个变成闷葫芦。"其实,要让银行员工真正投入活动,关键得用对游戏类型。
一、破冰类游戏:融化职场冰层
某股份制银行新员工培训中,人力总监李姐尝试了个妙招:让穿高跟鞋的女柜员和穿皮鞋的男信贷员互换鞋子完成障碍赛。看着平时严肃的同事提着鞋跟踉跄走路,现场爆发出三个月来最响亮的笑声。
1.1 肢体接触型
- 人体拼字游戏:5人组用身体拼出"风控""理财"等专业术语
- 改良版:加入银行业务元素,如用身体摆出ATM机造型
1.2 记忆考验型
传统玩法 | 银行版升级 | 参与度提升 |
记名字 | 记同事工号+岗位 | ↑37%(数据来源:2022《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白皮书》) |
记数字 | 记假钞编号特征 | 业务关联度↑52% |
二、技能展示类游戏:让专业发光
某城商行举办的点钞争霸赛上,冠军柜员小李用"五指扇形点钞法"1分钟清点238张练功券,这个画面被制成表情包在行内流传了整整半年。
2.1 业务技能竞赛
- 情景模拟:紧急处理客户投诉的限时挑战
- 设备操作:快速更换ATM机打印纸的蒙眼挑战
2.2 知识应用比拼
某国有大行将反洗钱知识编成"谁是卧底"游戏词库,合规部小张说:"现在碰到可疑交易,脑子里自动跳出游戏里的关键词。"
三、团队协作类游戏:打破部门墙
某分行周年庆上,信贷部、柜面部和科技部混编组队完成"金融版密室逃脱"。营业部老周回忆说:"破解保险箱密码时,科技部小年轻教我的解码方法,现在办理挂失业务都用得上。"
游戏类型 | 传统设计 | 银行定制版 | 跨部门协作提升 |
传球游戏 | 用气球传递 | 传递带有客户资料的U盘 | ↑63%(数据来源:德勤2023职场协作报告) |
拼图游戏 | 普通风景图 | 银行发展历程时间轴 | 企业认同感↑41% |
四、减压释放类游戏:疏导高压情绪
理财经理小王在"压力气球"游戏中扎破第38个气球时突然哭了:"每个气球里装的都是真实客户投诉便签,原来大家每天都在经历类似压力。"
- 实体宣泄:定制沙袋印上"KPI""神秘人检查"等字样
- 创新形式:在监控盲区设置"脏话消音室",用分贝计测算情绪释放值
五、创新思维类游戏:激活服务灵感
某银行在设计老年客群服务方案时,让员工戴上特制眼镜体验老花+白内障视角,在布满障碍物的场地完成"智能柜员机"操作。电子银行部因此改良出带放大镜功能的叫号屏。
- 服务场景模拟:用VR设备体验不同客群的办理流程
- 产品设计工坊:用乐高积木搭建银行网点的未来形态
夕阳透过银行的防弹玻璃,在游戏道具上投下斑驳光影。那些带着笑颜的输赢较量,或许正是打开员工心门的万能钥匙。当点钞声暂时停歇,让这些精心设计的游戏,成为银行人专属的快乐密码吧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