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和做市场策划的朋友聊天,发现大家越来越喜欢聊“空境联动”这个词。说白了,就是线上线下场景打通,让用户在不同空间里获得连贯体验。这种玩法听起来玄乎,但咱们今天就用几个真实案例,掰开了揉碎了聊聊——到底什么样的空境联动活动能火?
一、网易《阴阳师》×上海豫园灯会
去年元宵节那会儿,朋友圈突然被一堆穿汉服逛灯会的照片刷屏。仔细一看,灯笼上居然飘着游戏里的式神剪纸,好多年轻人举着手机在园子里跑来跑去——原来是《阴阳师》把游戏里的“平安京”搬到了现实场景。
1. 怎么让老地图变新网红?
- 文化嫁接:把游戏里的“百鬼夜行”元素融进传统灯会,式神剪纸的造型都是专门请非遗传承人设计
- AR寻宝:在园子7个点位藏了AR彩蛋,集齐能兑换限定皮肤
- 没想到的细节:连小吃摊的糖画师傅都学会了画游戏角色
2. 数据说话
指标 | 活动前 | 活动后 | 数据来源 |
日均客流量 | 1.2万人次 | 3.8万人次 | 豫园管理处公告 |
游戏日活峰值 | 210万 | 327万 | 网易2023Q2财报 |
负责这个项目的小哥跟我说,最难的是协调景区安保:“AR彩蛋藏在房檐上,差点被保洁阿姨当垃圾扫走。后来我们给所有工作人员做了游戏知识培训,连保安大叔都能说清楚SSR和SR的区别。”
二、米哈游《原神》×线下交响音乐会
记得去年秋天,北京国家大剧院门口排队的队伍拐了三个弯。穿COS服的、扛单反的、带孩子的什么人群都有,不知道的还以为哪个流量明星开演唱会。
1. 打破次元壁的秘诀
- 视听沉浸:音乐会现场用裸眼3D技术重现游戏场景,高潮段落真的会飘下“枫叶雨”
- 碎片化传播:把15首BGM拆成30秒短视频,提前两周在抖音做挑战赛
- 意外收获:现场观众挥舞的荧光棒颜色,后来成了游戏新版本投票活动的参考数据
2. 有意思的发现
用户行为 | 占比 | 备注 |
购买1980元VIP票 | 41% | 其中73%会购买音乐会周边 |
观看直播观众 | 1200万 | 同时在线峰值破B站音乐区纪录 |
音乐会总策划王姐跟我吐槽:“最头疼的是乐器配置,游戏里的璃月音乐用了箜篌,我们跑遍全国才找到会弹的专业乐手。不过后来这段视频在油管播放量破千万,文化输出这块算是拿捏住了。”
三、腾讯《王者荣耀》×敦煌研究院
去年暑假带孩子去敦煌玩,发现莫高窟景区里突然多了好多年轻面孔。仔细看他们手机,原来在玩“寻找飞天”的AR游戏——这波文旅融合操作属实惊艳。
1. 文化破圈的巧思
- 数字壁画:用8K技术还原了45个洞窟,游客扫码就能看到动态版《反弹琵琶》
- 任务体系:在景区集齐指定点位打卡,能解锁游戏限定皮肤
- 隐藏福利:每天前100名完成任务的游客,能跟着研究员进特窟参观
2. 效果对比
维度 | 传统文旅 | 空境联动 |
30岁以下游客占比 | 22% | 58% |
平均停留时间 | 2.1小时 | 4.5小时 |
负责对接的敦煌研究院老师跟我说:“刚开始担心游戏元素会破坏文化氛围,结果发现年轻人因为游戏皮肤去查《张议潮统军出行图》的历史背景,这比我们办100场讲座都管用。”
空境联动活动要素对比
项目 | 文化契合度 | 技术难度 | 用户参与深度 | 数据来源 |
豫园灯会 | ★★★★☆ | ★★★☆☆ | 线下互动强 | 《2023中国数字营销趋势报告》 |
交响音乐会 | ★★★☆☆ | ★★★★★ | 线上传播广 |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 |
跟这些项目负责人聊下来,发现大家有个共识:空境联动不是简单贴LOGO,得像煮广东老火汤——文化底蕴是汤底,技术手段是火候,用户参与就像最后那撮盐,少哪样都出不来那个鲜味。下次逛街要是看见哪个商场又在搞AR寻宝,咱们或许能猜猜,他们这锅汤熬到几成了?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