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宣在线最新活动:有哪些特殊事件
法宣在线最新活动:这些特殊事件你一定不想错过
最近路过社区宣传栏时,看到张大妈戴着老花镜在抄写法宣在线的活动通知。这个专注普法二十年的平台,今年又搞出了不少新花样。作为参加过三次线下活动的"老用户",我发现他们这季度的活动安排里藏着不少"彩蛋",连隔壁刚入职的社区调解员小李都说"这次玩法太走心了"。
活动一:民法典遇上脱口秀
每周三晚8点的直播间,李律师把离婚冷静期讲得比相亲节目还精彩。上周他用外卖小哥送错餐的例子,把合同违约责任解释得连我家初中生都听懂了。记得有个观众连麦问:"丈母娘婚前送的黄金算不算共同财产?"现场弹幕瞬间炸开锅。
参与小贴士
- 提前在APP预约可领《民法典段子手札》电子版
- 直播期间留言提问有机会获得定制帆布包
- 回放功能支持2倍速观看(适合赶时间的上班族)
活动形式 | 脱口秀直播+实时答疑 |
知识密度 | 每场解析3-5个民生热点 |
数据来源 | 法宣在线2023年活动白皮书 |
活动二:AI法律顾问初体验
上个月在市民服务中心看到个新鲜玩意儿——长得像银行ATM机的智能法律终端。王大爷正在机器前嘟囔:"儿子要分家产怎么办..."不到2分钟就打印出继承法条文和本地律所清单。听说这个月还新增了劳动仲裁计算器功能,能自动生成赔偿金额预估表。
服务升级亮点
- 支持方言识别(目前涵盖8种主要方言)
- 离婚财产分割模拟器上线
- 文书模板下载量突破50万次
覆盖场景 | 18类常见法律问题 |
响应速度 | 平均3秒生成解决方案 |
数据来源 | 司法部智慧普法工作简报 |
活动三:法治剧本杀风靡高校
表妹上周参加完"消失的遗嘱"剧本杀,回来就抱着《继承法》研究。这个沉浸式普法活动在大学生群体里火得不行,据说有个小组为了还原交通事故责任认定,把交规背得比专业课还熟。最绝的是道具组——"凶器"竟然是本《刑法》教材。
活动数据一览
- 全国已开展238场高校专场
- 参与者法律知识测试平均提升42分
- 衍生出12个校园普法社团
剧本类型 | 刑事/民事/行政三大类 |
参与高校 | 覆盖全国76所重点院校 |
数据来源 | 教育部普法专项调研报告 |
活动四:外卖箱上的普法标语
昨天点外卖时发现个惊喜——餐盒上印着"好评自由,差评有据"的消费维权提示。骑手小哥说他们后备箱里还备着《外卖纠纷处理指南》。美团数据显示,贴了普法贴纸的骑手,收到无理差评的概率下降了37%。
创新传播方式
- 餐巾纸印着"反诈顺口溜"
- 奶茶杯套变身"婚姻冷静期日历"
- 快递面单附带消费者权益二维码
覆盖人群 | 日均触达300万消费者 |
内容更新 | 每周推送时令法律知识 |
数据来源 | 市场监管总局新媒体周报 |
社区广场舞的音响突然切换成《宪法之歌》旋律时,我知道法宣在线的创意又升级了。刘阿姨边跳边念叨:"这比背孙子课本管用多了,现在连广场舞都有知识点了..."春日的晚风里,法治的温度正以最接地气的方式融入大街小巷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