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上送手机活动有哪些风险
网上送手机活动,小心这些坑!
最近闺蜜小美在群里转发了个链接,说某平台免费送最新款折叠屏手机,转发三个群就能参加抽奖。她激动得连发了十个感叹号,结果第二天账号就被盗了...这样的糟心事,你遇到过吗?
一、天上掉的馅饼可能发霉了
上个月《中国互联网诈骗案例报告》刚公布,虚假抽奖类投诉量同比涨了37%。我特意咨询了在消协工作的老同学,他说现在套路多得能出本书。
1. 真假李逵分不清
- 高仿官网:连LOGO都做到像素级复刻
- 伪造中奖通知:短信里带着错别字的"幸运用户"
- 克隆APP:下载量显示10万+的应用商店李鬼
诈骗类型 | 2023年举报量 | 主要受害群体 |
虚假抽奖 | 28.6万件 | 18-35岁女性 |
信息窃取 | 43.1万件 | 中老年群体 |
2. 个人信息成了待宰羔羊
上周帮邻居张叔处理手机,发现他参加某个"送手机"活动时,居然填了身份证号和银行卡。吓得我赶紧带他去银行换了卡,这种信息泄露的坑,真是防不胜防。
二、你以为的幸运可能是连环套
做自媒体的小王跟我吐槽,他去年参加某品牌活动,中奖后被告知要交888元"海关手续费"。等反应过来,那个400开头的客服电话早就成空号了。
- 到付陷阱:快递费比手机还贵
- 预存款骗局:"激活账户"才能领奖
- 病毒链接:点开抽奖页面后自动安装木马
三、那些藏在条款里的猫腻
表弟去年参加某平台活动,折腾三个月终于"达标",结果发现细则里写着:"最终解释权归平台所有"。这种霸王条款,连律师看了都摇头。
常见陷阱条款 | 真实含义 |
"随机抽取幸运用户" | 可能根本没抽奖环节 |
"先到先得送完即止" | 永远显示还剩1个名额 |
四、资深网虫的防坑指南
在互联网公司做安全的老同学教我几招:看见"免费送"先查域名备案,遇到要填身份证的直接关闭页面。记住这三点能避开80%的坑:
- 官网底部有没有ICP备案号
- 400电话是不是能回拨
- 活动规则有没有明确截止日期
现在看到转发抽奖的朋友圈,我都会多嘴提醒句:先查查这个品牌最近是不是真要搞活动。上次同事就是因为没注意,把钓鱼网站当成品牌周年庆页面转发出去了。说到底,那些真正在送福利的企业,从来不会让用户填银行卡号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