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红上海活动宣传策略
陶红上海活动宣传策略:如何打造一场有温度的城市记忆
八月的上海闷热潮湿,南京路步行街转角的老字号茶餐厅里,几位穿着旗袍的阿姨正在讨论周末要参加的活动:"侬看陶红工作室发的邀请函伐?这次在思南公馆办的活动有老上海怀旧市集,还能体验旗袍盘扣制作呢。"这样的对话场景,正是陶红团队精心策划的预热传播效果。
一、活动背景与目标定位
作为深耕本土文化推广的团队,陶红工作室2023年选择在上海启动"城市记忆活化计划"。项目负责人李薇在采访中透露:"我们通过新天地商圈的消费数据分析发现,25-45岁中产群体对文化体验型活动的参与意愿同比上涨37%。"
- 核心目标:三个月内建立文化品牌认知度
- 关键指标:线下参与量突破5000人次
- 传播重点:塑造"可触摸的城市历史"概念
二、宣传策略分解
在梧桐树影婆娑的武康路咖啡馆里,策划团队用三周时间打磨出这份传播方案:
阶段 | 渠道组合 | 内容形式 | 转化目标 |
预热期(2周) | 本地公众号+短视频平台 | 历史建筑探访vlog | 蓄水5000+私域流量 |
爆发期(3天) | 小红书+微博本地超话 | 沉浸式活动直播 | 创造3个热搜话题 |
长尾期(1个月) | 文化类播客+报纸专栏 | 参与者故事征集 | 形成持续讨论热度 |
三、线下场景的魔法设计
走进活动现场的市民会发现,每个细节都在诉说故事。在思南公馆的百年建筑里:
- 签到区改造成老式照相馆门头
- 引导牌使用民国时期路牌样式
- 工作人员统一穿着改良版阴丹士林布旗袍
负责空间设计的王昊团队透露:"我们特意从虹桥古玩城淘来12件老物件,包括三十年代的手摇电话机和铁皮饼干盒,这些道具让现场拍照分享率提升60%。"
四、线上流量的精准捕捉
在抖音平台,名为寻找上海旧时光的挑战赛引发参与热潮。数据显示:
平台 | 曝光量 | 用户参与时长 | 内容互动率 |
抖音 | 820万次 | 平均1分28秒 | 14.7% |
小红书 | 350万次 | 平均2分15秒 | 22.3% |
运营团队特别设计了"记忆碎片收集"互动机制——用户上传老照片可兑换实体纪念明信片,这个巧妙的线上线下闭环带来2300+UGC内容产出。
五、那些意料之外的感动
在活动最后一天,工作人员注意到有位白发老人久久驻足在老物件展区。后来才知道,他找到了父亲当年在永安百货工作时用的员工证章。这个真实故事被《新民晚报》报道后,又引发新一波传播热潮。
黄浦区文旅局最新公布的报告显示,该系列活动带动周边商户客流量提升18%,有家原本冷清的老字号绸缎庄,活动期间定制旗袍订单排到三个月后。街角咖啡店老板笑着说:"这些天来拍照的年轻人,总会顺带买杯我们的招牌冰咖。"
梧桐叶开始泛黄的时候,筹备团队已经在讨论明年春季的新企划。他们悄悄在公众号发起读者投票,标题写着:"侬最想在下个季节遇见什么样的上海?"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