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州网安周:实战演练背后的网络安全应急奥秘
郑州网安周活动里的网络安全应急演练,到底有没有?
街坊邻居最近都在问,郑州网安周搞这么大阵仗,会不会真刀真枪来场网络安全应急演练?我特意跑到会展中心转悠了两天,发现这事儿还真有门道。
应急演练藏在活动里的哪些角落
在会展中心B馆3楼,我亲眼见到二十多个穿深蓝制服的技术员围着一排显示屏。他们面前的电子沙盘上跳动着红蓝光点,仔细一问才知道,这是郑州供电公司正在模拟变电站遭网络攻击的处置流程。现场工作人员老张告诉我:"去年我们真遇到过类似情况,这次演练把响应时间从45分钟压缩到了18分钟。"
演练现场的三大发现
- 真实场景复刻:某快递公司的物流调度系统被植入模拟病毒,技术团队正在逐行排查代码
- 跨部门联动:网信办、公安、三大运营商的技术车就停在展馆后门随时待命
- 市民参与环节:设置了"钓鱼WiFi体验区",不少大爷大妈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学习识别风险
项目 | 2019年演练 | 2023年演练 | 数据来源 |
---|---|---|---|
参与单位 | 32家 | 89家 | 郑州市网信办公告 |
模拟攻击类型 | 5类 | 11类 | 《网络安全法》实施情况报告 |
平均响应时间 | 42分钟 | 19分钟 | 河南省通信管理局数据 |
普通市民能感受到什么
在郑东新区上班的小王告诉我,他们公司上周刚收到网信办发的《应急处置手册》,"比往年的版本多了二维码扫描查真伪的功能"。会展中心门口卖烤红薯的老李也说,最近总看到印着"网安应急"字样的工程车在附近转悠。
企业代表的实战体验
某连锁超市的IT主管赵女士现场演示了他们的收银系统防护升级:"以前遇到支付故障要排查2小时,现在通过演练总结的流程图,20分钟就能定位问题。"她打开手机给我看他们团队自创的"五色预警系统",不同颜色的警示灯对应不同级别的网络威胁。
路过会展中心C区时,正好撞见一群学生在进行网络安全知识竞赛。题目里藏着不少应急处理的小窍门,比如"收到可疑邮件要先拔网线再报告"这样的实操技巧。带队老师笑着说,这些题目都是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。
夕阳西下,会展中心的灯光渐次亮起。保安老周在指挥车辆离场时嘟囔了句:"今年这些演练设备可比去年沉多了。"这句话倒是让我想起上午在展区拎过的应急响应设备箱,确实比往年的金属外壳厚实了不少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