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国综艺节目中的小活动:游戏环节设计原则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韩国综艺节目里的游戏环节:为什么总能让人笑到肚子疼?

韩国综艺节目中的小活动:游戏环节设计原则

上周五晚上,邻居家又传来熟悉的爆笑声。不用看就知道,肯定是《Running Man》又更新了。自从2010年开播以来,这档节目靠着层出不穷的创意游戏,硬是把观众们训练成条件反射——只要看到刘在石和池石镇准备游戏道具,就会自动切换成爆笑模式。

一、藏在镜头后的秘密配方

韩国PD们总能在巴掌大的录制现场变出花样,就像魔术师从空帽子里拽出兔子。仔细观察会发现,这些看似随性的游戏环节其实藏着精心设计的配方。

1. 互动性优先原则

还记得《新西游记》里让李寿根栽跟头的"寂静中的呐喊"吗?戴着隔音耳机的成员要看着对方夸张的口型猜词语,这种必须肢体接触才能完成的设定,天然具备病毒传播属性。据统计,该环节在YouTube的单片段播放量突破3800万次

韩国综艺节目中的小活动:游戏环节设计原则

传统游戏综艺游戏
参与者单独完成必须2人以上协作
胜负明确允许意外反转
固定流程保留临时调整空间

2. 简单到奶奶都能懂

《两天一夜》有个经典环节:用转盘决定晚饭菜单。看似简单的设计背后藏着三个心机:

  • 视觉化呈现(巨大转盘占满整个画面)
  • 即时反馈(指针停下的咔哒声)
  • 共情点设计(成员饿肚子的真实反应)

二、反转设计的艺术

MBC《无限挑战》的编剧曾透露,他们每设计10个游戏环节,最终只会保留3个。淘汰的标准很特别——看这个游戏能不能让成员自己都笑场。

韩国综艺节目中的小活动:游戏环节设计原则

1. 物理反转法则

《Running Man》2016年设计的"水炸弹猜谜"就是典型案例:

  • 第一阶段:安静的知识问答
  • 第二阶段:答错者头顶出现水桶
  • 第三阶段:胜利者反而被集体泼水

2. 心理预期操控

JTBC《认识的哥哥》有个固定环节,要求嘉宾在10秒内用指定道具完成即兴表演。制作组会故意准备些"用不上的道具",比如给歌手准备哑铃,给演员准备五线谱,这种错位感往往能激发意想不到的笑点。

预期设定实际道具效果指数
舞蹈挑战扫把+垃圾桶★★★★☆
歌唱对决扩音喇叭+耳塞★★★☆☆
运动竞赛拖鞋+抱枕★★★★★

三、空间魔术与道具哲学

SBS大楼地下三层有个神秘仓库,堆满着各种改造过的日常物品。节目PD们信奉一个真理:越普通的道具,越能产生戏剧效果

1. 微观场地利用术

《Player》曾在3平方米的休息室里完成整期拍摄,他们是怎么做到的?

  • 垂直空间开发(天花板吊绳索)
  • 镜面反射原理(制造空间错觉)
  • 人体叠罗汉(最高记录6人同时游戏)

2. 道具变形记

普通A4纸在不同节目中的奇幻漂流:

  • 《大逃脱》变成密码信
  • 《第六感》变成时尚单品
  • 《惊人的星期六》变成歌词板

窗外的蝉鸣渐渐低了下去,客厅里只剩下电视机传来的欢笑声。或许这就是韩国综艺游戏的魔力,总能在最平凡的事物里变出让人捧腹的魔法。下次看节目时不妨留意下,那些让你笑出眼泪的瞬间,背后藏着多少精心设计的小心思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