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利用餐饮搞活动广告语来提升品牌形象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如何让一句广告语成为顾客心中的"老地方"

街角新开的火锅店挂出"开业五折"的横幅,隔壁奶茶店贴着"买一送一"的告示,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。但三个月后再路过,你会发现那些单纯打折的店面多半换了招牌,而总有人气旺盛的餐馆,他们的广告语让你想起时心头一暖。

一、好广告语是会说故事的邻居

我家楼下有家开了二十年的面馆,玻璃窗上永远贴着四个毛笔字:"面要趁热"。这句朴实的话比任何促销都管用,每到饭点总能看见西装革履的白领和穿睡衣的居民挤在店里。老板说这是爷爷辈传下来的嘱咐,如今成了街坊间的接头暗号。

1.1 让文字带着锅气

观察生意红火的餐饮店,他们的广告语往往藏着三个秘密:

如何利用餐饮搞活动广告语来提升品牌形象

  • 灶台温度:用"滋滋作响""热气腾腾"等具象词唤醒味觉记忆
  • 时光印记:像"外婆家的味道""三代人熬一锅汤"建立信任感
  • 邻里对话:"天冷记得加件衣"这类家常话比"欢迎光临"更亲切
广告语类型三个月后留存率顾客自发传播率
纯促销型(如全场五折)22%8%
功能描述型(如手工现包)45%19%
情感共鸣型(如家的厨房)67%38%

二、四个让广告语生根的时节

小区门口的烘焙坊总在换广告语,立春时写"咬春第一口",梅雨季变成"雨天和酥皮更配",中秋前又换上"月亮缺了一角,来我们这补上"。老板娘说这些灵感来自二十四节气食谱,现在街坊们经过总会多看两眼招牌。

2.1 跟着季节说菜语

  • 立夏推凉面:"让舌尖先过夏天"
  • 冬至煮饺子:"白胖娃娃等您回家"
  • 暴雨天卖火锅:"雨越大锅越热闹"

2.2 特殊日子的记忆点

大学城旁的快餐店在毕业季挂出:"四年吃了896次,第897次我们请客"。这个创意让学生们自发在社交平台刷屏,后来成了每年六月的固定节目。

时间节点传统话术优化方案
情人节情侣套餐特惠"两个人的酸甜苦辣"
母亲节带妈妈吃饭打折"妈妈尝第一口"
工作日午市商务套餐8折"给PPT加点糖醋味"

三、让广告语自己会走路

见过最聪明的案例是早点铺的"今日谜语":每天在价目表旁写个谜语,猜中送豆浆。谜底都是当季食材,比如"白胖子坐轿子——打一食材",既有趣又传递了用料新鲜的信息。

3.1 互动式文案设计

  • 填空游戏:"夏天最不能少的三样:空调、WiFi和_____"
  • 悬念设置:"明天来的第8位顾客有惊喜"
  • 方言梗:"恁说中不中?送卤蛋!"

写字楼下的沙拉店用了个绝招:在餐盒印上"猜猜今天的幸运数字",找到隐藏数字的顾客可以获得明日免单券。这个设计让白领们吃饭时多了份寻宝的乐趣。

如何利用餐饮搞活动广告语来提升品牌形象

四、灯光下的文字魔术

烧烤摊主老李把广告语写在灯笼上:"炭火认得熟客的脸"。暖黄灯光映着这句话,让深夜觅食的人莫名心安。他说这句话后,熟客带新客的比例增加了四成。

4.1 媒介即信息

  • 用粉笔写在黑板:"今日特供会害羞(红着脸的番茄汤)"
  • 投影在墙面:"月光照亮的第八张桌子有惊喜"
  • 餐巾纸上的小巧思:"擦嘴时想想明天吃什么"
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,有些餐馆开始玩"动态广告语"。比如雨天自动切换成"进来躲雨吧,姜茶管够",晴天变成"阳光正好,露台有位"。这种智能化的暖心设计,正在成为新的竞争力。

五、让文字在舌尖跳舞

还记得第一次看到"会跳舞的麻婆豆腐"这个菜名时的好奇吗?好的广告语应该像刚出锅的菜肴,带着声响和香气。社区食堂把"红烧肉"写成"三刻钟的等待,五秒钟的光盘",结果这道菜点击率翻了三倍。

菜品原名优化表述点击率变化
清炒时蔬田间到餐桌三小时+120%
例汤老火候着的家常话+90%
招牌炒饭256次翻炒的黄金比例+200%

隔壁面包房最近把"新鲜出炉"改成"正在伸懒腰的可颂",总能看到顾客举着手机拍正在膨胀的面包。有时候,换个说法就像给食物加了滤镜。

六、会说方言的广告牌

在成都的老巷子里,有家串串香挂着"巴适得板"的灯牌;广州的炖品店写着"趁热饮胜";东北的饺子馆直接来句"可劲儿造"。这些带着乡音的广告语,就像给外地游客递了张本地通行证。

6.1 地域特色的正确打开方式

  • 重庆小面:"麻辣是乡愁的解药"
  • 西安泡馍:"掰的是时光,煮的是故事"
  • 杭州茶室:"龙井问春第三巡"

朋友在苏州开的糖粥铺,用评弹唱词写广告:"铜勺三转,甜味七分"。外地游客觉得风雅,本地老人听着亲切,这种双重的文化共鸣正是品牌扎根的关键。

如何利用餐饮搞活动广告语来提升品牌形象

七、让每个字都带着诚意

最后分享个小店的故事:早餐铺王阿姨在价目表角落写着"学生娃加量不加价",虽然字迹歪斜,但每天都有家长特意带孩子来吃。她说这就是她理解的广告——把本分事说得实在些。

写字楼下的咖啡店换了新广告:"记得你上次说要少糖"。这句话挂出来后,常客们进店时会心一笑,仿佛走进的是朋友的客厅。或许最好的广告语,就是能让陌生人变成回头客的那句家常话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