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人在南昌阴阳师
南昌城里那些和阴阳师有关的日本面孔
凌晨两点半,我蹲在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对面的便利店门口,看着几个穿和服的年轻人从巷子深处晃出来。他们手里拿着星巴克的冰美式,嘴里却念叨着"急急如律令"——这场景实在魔幻得让我揉了揉发酸的眼睛。
当二次元文化撞上千年古城
要说南昌城里突然冒出来的这些"阴阳师",得从2016年网易那款手游说起。当时我在中山路天虹商场闲逛,至少听见三波小姑娘在讨论"抽到SSR没有"。但真正让我注意到日本人在南昌搞阴阳师文化的,是去年滕王阁景区门口那个穿狩衣拍照被保安拦下的关西小伙。
- 2018年:江西师范大学日语系首次开设《日本妖怪文化》选修课,教室后排总坐着几个日本留学生
- 2020年:红谷滩万达金街出现第一家主打"阴阳师主题"的和风茶室,老板是京都人
- 2022年:秋水广场的跨年活动里,中日混血的coser团队表演了《阴阳师》经典剧情
我采访过的那位在南昌大学留学的佐藤桑说得实在:"我们国家年轻人现在反而很少穿十二单衣出门,倒是在中国,特别是南昌这种有道教传统的地方..."他说到这儿突然卡壳,比划着手机里的游戏界面嘿嘿直笑。
藏在写字楼里的"现代阴阳寮"
在绿地中央广场B座21楼,有家挂着"安倍晴明研究会"铜牌的奇怪公司。上周三我假装是外卖小哥混进去,发现他们办公桌上既摆着《占事略决》复印本,又堆着《江西省道教志》——后来才知道这是某个日本游戏公司在南昌的外包工作室。
时间 | 事件 | 参与者特征 |
每月15日 | 绳金塔夜间的"百鬼夜行"巡游 | 中日参与者比例约3:7 |
清明节前后 | 梅岭的式神召唤仪式(改良版) | 90%为在赣日企员工子女 |
那个总在八一公园凉亭里写生的日本老头更有意思。他画符咒比画素描还熟练,有次被我撞见用南昌话和跳广场舞的大妈解释:"咯个不是迷信啦,就像你们烧纸钱要画圈..."后来查资料才知道,这位吉田先生居然是日本某民俗学会的理事,专门来研究江西道教与阴阳道融合现象的。
从游戏到现实的奇妙转化
在699文化产业园的旧仓库里,去年冬天举办过一场"中日妖怪文化展"。最受欢迎的展区是那个用AR技术让游客"收服"南昌本地妖怪的互动装置——策划团队里六个日本技术人员,有四个简历上写着"曾任《阴阳师》场景原画"。
- 本土化改造案例:
- 把游戏里的"帚神"替换成南昌话叫"扫把星"
- 用滕王阁檐角兽形象设计新式神
- 百盛购物中心的主题快闪店卖"鄱阳湖限定皮肤"
中山路天虹商场那个总在B1层摆摊的日本手作艺人山本小姐,她做的黏土式神销量最好的是"南昌拌粉童子"——头上顶着一碗拌粉,腰上别着辣椒罐。有次我亲眼看见两个女大学生为抢最后一个"瓦罐汤式神"差点打起来。
这种文化混搭有时候会产生奇妙反应。去年夏天在瑶湖郊野森林公园,几个日本留学生按游戏里的阵法摆蜡烛台,结果被巡逻民警当成搞邪教。最后还是靠其中一人手机里存的《正统道藏》电子书解了围,带队的警察叔叔后来还跟他们请教怎么抽卡更欧。
那些鲜为人知的田野调查
江西师大瑶湖校区后门有家叫"朧月夜"的居酒屋,老板是早稻田大学的人类学博士。他柜台下面压着张手绘地图,标记了南昌周边二十多处可能与阴阳道有关的民俗遗存:
地点 | 发现现象 | 与日本阴阳道相似度 |
安义古村 | 门楣辟邪符咒画法 | 72% |
西山万寿宫 | 北斗七星步罡踏斗 | 68% |
最绝的是去年冬至,我在湾里太平镇撞见一群日本人跟着当地道士学"踏罡步斗"。他们穿着优衣库的羽绒服,手里却拿着从日本带来的桧木币帛,念的祝词是中日双语混合版。带队的龙虎山老道长私下跟我说:"这些东洋弟子比本地道教学院的研究生还用功..."
凌晨四点的榕门路开始有环卫工人扫地,我合上电脑准备回家。转角那家24小时便利店的值班小哥突然用带着大阪腔的中文喊住我:"明天要不要来看我们新排的泰山府君祭?改良过的,加了南昌采茶戏元素哦!"玻璃门上倒映着我们疲惫又兴奋的脸,像极了游戏里那些半人半妖的式神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