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者荣耀又偷阴阳师了怎么办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4

当王者荣耀又被说"偷"阴阳师:一场玩家之间的罗生门

凌晨两点半,我刷着手机突然看到群里又炸了——"王者新英雄镜的技能特效和阴阳师不知火87%相似!"后面跟着三排愤怒的阴阳师玩家表情包。这场景简直像极了三年前"凤凰于飞"皮肤争议时的复刻,连吵架的句式都没变过。

一、那些年吵过的"抄袭"清单

翻着备忘录里历年来的争议记录,突然发现个有趣的现象:每次王者出新内容,总能在某些二次元游戏里找到"既视感"特别强的参照物。随手列几个经典案例:

  • 2017年大乔皮肤"守护之力" vs 阴阳师神乐觉醒皮
  • 2019年瑶的"森"皮肤特效 vs 阴阳师萤草技能特效
  • 2021年云缨枪技动作 vs 决战平安京妖刀姬普攻

最绝的是去年有个匿名帖,把15个王者英雄11款二次元游戏角色做了逐帧对比表:

王者元素 被指借鉴对象 相似点
貂蝉金色仲夏夜 阴阳师辉夜姬 月亮秋千+飘带设计
孙膑妖精王 FGO幼吉尔 翅膀+权杖造型

二、为什么总是二次元游戏?

三点钟灌下今晚第三杯咖啡时突然想通——这本质是两种美术体系的碰撞。王者早期写实风确实独树一帜,但近年为了吸引年轻玩家,越来越往"国风二次元"靠拢。而阴阳师这类游戏,早就把东方奇幻元素开发到极致了。

举个具体例子:去年争议很大的公孙离祈雪灵祝皮肤,那个飘雪特效和晴明皮肤"白霜"的粒子效果,在技术层面都用了类似的Shader渲染。但你要说抄袭?业内朋友的原话是:"就像说两个厨师炒回锅肉都用豆瓣酱一样离谱"。

2.1 法律视角下的"擦边球"

查资料时翻到《电子游戏著作权保护实务》里有个关键结论:玩法机制不受保护,美术风格相似度要超过70%才可能侵权。实际判决中,连《卧龙传说》照搬《炉石传说》UI的案件,法院最终也只认定了不正当竞争。

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每次争议都停留在玩家骂战阶段——法律上根本构不成抄袭要件。去年某次行业私下交流,有位主美说得更直白:"我们内部有套规避方法论,把参考素材打碎重组,保留感觉但改掉所有可量化的特征点。"

三、玩家为什么如此敏感?

王者荣耀又偷阴阳师了怎么办

四点半窗外开始有鸟叫了,想起上周采访的心理学教授提到个概念叫"文化身份投射"。阴阳师玩家平均年龄比王者小3-4岁,这个群体正处于急需通过消费内容来构建自我认同的阶段。

  • 当自己氪金供养的"本命式神"被复刻
  • 当小众圈层的审美符号变成大众爆款
  • 当需要向朋友解释"我玩的不是山寨游戏"

这种被冒犯感会指数级放大。有组数据特别有意思:在NGA论坛抽样分析中,指责抄袭的帖子82%来自游戏时长1000小时以上的核心玩家。

四、开发者们的沉默博弈

写到这儿天都快亮了,突然意识到个吊诡的现象——从来都是玩家在吵,官方从不下场。网易去年财报电话会议里,有分析师直接问及"如何看待竞品借鉴",高管回答堪称教科书级公关话术:"我们更关注自身创新"。

业内朋友透露过个潜规则:大厂之间有种微妙的默契,只要不触及源代码级别的复制,通常选择冷处理。毕竟今天你告别人角色设计,明天可能就轮到你被起诉玩法侵权,整个行业早就形成"相互借鉴"的共生状态。

咖啡杯底残留的液体在晨光里反着光,突然想起前年某个深夜,在杭州某游戏公司楼下烧烤摊,听到两个醉醺醺的策划对话:"你说我们组新做的那个翅膀...""嘘!别在这说!回公司把参考文件夹改个名..."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