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冰活动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有哪些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2

破冰活动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有哪些?这7个场景你肯定见过

上周去表姐家吃饭,她家刚上初一的小女儿正抓着手机发愁:"妈妈,老师让我设计个开学破冰游戏,可我连破冰是什么都不知道!"表姐转头就问我:"你们搞教育的,平时都用什么破冰活动啊?"这一问倒把我问住了——原来这些习以为常的教学设计,在家长和学生眼里还是新鲜事。

一、教室里那些"不务正业"的游戏

记得去年参加教师培训时,隔壁班的张老师分享了个有趣案例。她接手新班级第一堂课,没急着讲课文,而是让学生们用「三个关键词」自我介绍。有个腼腆的男生写了"篮球、侦探小说、恐高",结果当天下午就被同学拉着去操场斗牛了。这种信息交换类破冰,就像给班级通讯录插上了翅膀。

1.1 课堂教学的润滑剂

  • 新生入学周的"桌游式分组":用UNO牌颜色决定学习小组
  • 文言文课前5分钟的"古今对话":学生用现代网络用语翻译古文片段
  • 实验课的"错位搭档":按生日月份交叉组队,打破小圈子
传统课堂 融入破冰后 数据支持
前两周互动频次 3.2次/课时 8.7次/课时
主动发言比例 41% 67%

二、教师办公室里的秘密武器

我们学校教研组长老李有句口头禅:"磨刀不误砍柴工。"每学期初的教师会议上,总能看到他带着大家玩角色互换游戏。上周三的集体备课,语文组和数学组老师互相批改教案,居然在几何证明题里发现了古诗词的对称美。

2.1 师生关系的解冻时刻

青年教师培训时,王老师分享过她的"失误教学法":故意在板书写错字,等着学生来纠正。这种示弱型破冰,比十次班会课都管用。现在她的课堂上,连最内向的学生都敢举手说"老师,您这个公式好像抄错了"。

破冰活动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有哪些

三、操场上的另类学习

上个月去市重点中学参观,正赶上他们体育课破冰改革。初二年级在玩"人体象棋",学生们要扮演不同棋子完成战术配合。体育老师小刘擦着汗说:"这帮孩子现在下真象棋时,都能用出球场上的配合意识了。"

  • 定向越野中的"知识打卡点":在寻找目标时解答学科问题
  • 运动会开幕式"学科方阵":物理组的波粒方阵,历史组的朝代巡游
活动类型 参与度提升 知识留存率
传统体育课 72% 38%
融合破冰 89% 63%

四、特殊教育的温暖切口

破冰活动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有哪些

朋友在特教学校工作,说起她们新开发的触感破冰箱眼睛就发亮。自闭症儿童通过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来选择交流方式,有个总躲在角落的小女孩,因为摸到了毛线球,现在成了手工课的"编织小老师"。

4.1 融合教育中的桥梁搭建

普通学校接收随班就读的特殊孩子时,常用"影子伙伴"游戏。普通生和特殊生组成"连体搭档",一起完成需要肢体配合的任务。朝阳小学的李主任说:"现在课间操场上,你能看到孩子们自创的二十多种合作游戏。"

五、线上课堂的破冰难题

疫情期间上网课那会儿,我发现学生们在镜头前都成了木头人。后来试了个虚拟背景猜谜:让学生设置能代表自己的虚拟背景,其他人猜含义。有个男生用了火锅背景,原来他爸妈是开串串香店的,这下全班都记住他了。

  • 直播课前的"弹幕接龙":用学科术语编故事
  • 云端自习室的"学习状态漂流瓶"

最近在读《教育游戏化设计》时看到个有趣观点:最好的破冰活动就像润喉糖,不知不觉中就让沟通变得顺畅。那天经过幼儿园,看到小朋友们在玩"猜猜我的口袋",每个人口袋里都装着代表自己喜爱的物品。或许教育的破冰之道,就藏在这些童真的游戏里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