志愿者活动超时后的责任划分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2

志愿者活动超时后的责任划分: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

上周末,社区组织垃圾分类志愿活动时,李阿姨因为帮忙搬运废弃家具扭伤了腰。原本计划3小时的活动,因为物资过多延长到5小时。活动结束后,组织方和社区互相推诿医疗费责任,这事在街坊群里讨论得沸沸扬扬。这种情况到底该谁负责?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。

一、法律条款怎么说

根据2023年最新修订的《志愿服务条例》第18条,志愿服务组织者应当为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。但就像菜市场买菜会遇到缺斤短两,实际操作中很多临时性活动常忽略这个环节。

志愿者活动超时后的责任划分

国家/地区 超时服务认定标准 责任主体 数据来源
中国大陆 超过备案时长2小时 活动组织方 《志愿服务条例实施细则》
中国台湾 超时即认定 主办单位 《志愿服务法》第22条
美国加州 超时30分钟 志愿者自担风险 《非营利组织法》§5210

二、常见场景里的门道

1. 社区公益活动

去年端午节,某街道包粽子活动从上午9点拖到下午3点,三位大妈出现低血糖症状。这种情况要注意看:

  • 组织方是否提供基础医疗保障
  • 活动通知是否注明预估时长
  • 现场是否有明确中止活动机制

2. 大型赛事服务

志愿者活动超时后的责任划分

马拉松赛事志愿者被要求凌晨4点到岗,实际服务到下午2点的情况屡见不鲜。裁判长小王去年就遇到参赛者投诉,结果发现:

  • 志愿者协议里藏着"服从现场调度"的霸王条款
  • 未按规定发放防暑降温物资
  • 轮岗制度形同虚设

三、预防纠纷的六个妙招

老张在居委会干了十年志愿者管理,总结出这些实用经验:

  • 签协议时要用红色水笔标出服务时间条款
  • 给志愿者配发带计时功能的胸牌
  • 每个服务点安排两名小组长互相监督

四、特殊情况怎么算

2022年郑州暴雨救援期间,蓝天救援队队员连续工作38小时导致昏厥。法院最终判定:

  • 紧急救助适用善意救助人责任豁免原则
  • 但组织方未及时轮换人员存在过失
  • 志愿者明知身体不适仍坚持工作需承担20%责任

最近社区新装了智能志愿服务终端机,刷脸签到自动记录服务时长。李大妈说这玩意好,再也不用和年轻人争抢纸质签到表了。看着志愿者们说说笑笑地排队打卡,窗外的梧桐树正抽出新芽,春天的阳光把签到屏幕照得发亮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