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阳师和王者谁赢了啊
阴阳师和王者荣耀谁赢了?一场打了七年的持久战
凌晨三点半,我盯着电脑屏幕右下角的电量提示,突然想起2016年那个夏天。当时我左手拿着刚抽到的SSR大天狗,右手握着五杀后的手机发烫的iPhone6,两个游戏像刚出锅的糖炒栗子烫得人舍不得放手。七年过去了,现在要是非要说谁"赢"了,这事儿还真得像剥洋葱似的慢慢扒。
一、比收入?得看你怎么算账
腾讯去年财报里藏着个彩蛋:《王者荣耀》累计收入突破100亿美元,相当于每天睁开眼就有300多万进账。但网易的财报写法就很"阴阳师"——他们把《阴阳师》和衍生作品打包成"阴阳师IP矩阵",去年这个矩阵贡献了集团15%的营收。
对比项 | 王者荣耀 | 阴阳师 |
单日最高流水 | 2亿(2020年春节) | 8000万(周年庆) |
海外占比 | 约12%(东南亚为主) | 约35%(日本最火) |
周边衍生品 | 电竞设备联名款 | 和风服饰/餐具/彩妆 |
我认识个做游戏周边的朋友说漏嘴:"卖十个王者皮肤手机壳,利润抵不上一个阴阳师联名保温杯。"这大概就是快钱和慢钱的区别。
二、比玩家?完全两个世界
上周在奶茶店听见两个高中生吵架:"你连不知火都不认识还玩什么二次元",对面回怼:"你公孙离都玩不明白的菜狗",瞬间就懂了这俩游戏的用户画像差异:
- 王者玩家画像:
- 男性占比63%
- 25-35岁占主力
- 单局时长15-25分钟
- 阴阳师玩家画像:
- 女性占比58%
- 18-30岁更集中
- 日均碎片化登录4-6次
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:王者战队群里经常突然发"开黑缺1",阴阳师寮群里更多是"谁帮我肝下结界"。去年《2022移动游戏社交行为报告》显示,王者玩家平均有8.3个游戏好友,阴阳师玩家平均只有3.2个——但他们的同人创作量是前者的4倍。
三、比生命力?运营策略见真章
凌晨四点的手机闹钟提醒我该清体力了,这个肌肉动作坚持了2000多天。两个游戏七年来的版本迭代就像两条分叉的河流:
1. 王者荣耀的"高速公路"模式
赛季制像强迫症似的每三个月重置段位,新英雄出得比奶茶新品还快。去年共调整了:
- 17个新英雄
- 83款皮肤
- 46次平衡性改动
2. 阴阳师的"盆栽培育"模式
式神更新慢得像老奶奶挑豆子,七年总共才出了:
- 63个SSR/SP
- 12次大型剧情更新
- 8套主题庭院
四、比文化影响?次元壁早就碎了
去年杭州地铁站出现个奇观:左边广告牌是王者荣耀西施的"游龙清影"皮肤,右边是阴阳师缘结神和必胜客的联名套餐。这两个游戏早就跳出屏幕了:
文化渗透 | 王者荣耀 | 阴阳师 |
传统赋能 | 敦煌/长城/戏曲联动 | 京都古建筑复原计划 |
破圈事件 | KPL职业联赛 | 音乐剧全国巡演 |
学术研究 | 6篇电竞经济论文 | 3本妖怪文化专著 |
我大学导师去年开了门《数字媒介与神话重构》的课,课件里两个游戏的案例各占半个章节。最绝的是有个留学生论文题目叫《从王者荣耀到阴阳师:东方美学输出的两种路径》,查重率居然只有2.3%。
五、所以到底谁赢了?
窗外开始有晨跑的声音,咖啡杯底还剩点凉掉的残渣。突然想起2018年阴阳师策划面对面时,有个玩家问"会不会考虑加入MOBA玩法",当时全场爆笑。现在回头看,这个问题的荒谬程度堪比问"火锅和冰淇淋哪个更好吃"。
王者荣耀像我家楼下永远亮着灯的便利店,随时能给你20分钟的热闹。阴阳师更像书房里那盏需要自己添灯油的纸灯笼,要耐着性子等它慢慢亮起来。去年冬天有天下大雪,我在便利店听见两个穿校服的女生讨论新式神,收银小哥插嘴说"镜的新皮肤手感贼好",那一刻突然觉得,可能赢的是我们这些玩家吧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