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班常识活动视频的手工制作:让幼儿园课堂活起来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2

最近在幼儿园教师群里,总能看到大家讨论大班常识活动的视频制作。上周二,张老师分享了她用废纸箱做的四季变化转盘,孩子们边转边学,效果特别好。这种手工结合视频的教学方式,既符合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的要求,又能让抽象概念变得具体可感。

大班常识活动视频的手工制作

一、手工视频制作的三大必备材料

根据教育部2023年发布的《幼儿园教玩具配备标准》,好的手工教具要符合安全、耐用、易操作三个原则。我在准备材料时通常会:

  • 收集20个洗净的酸奶瓶(最好是透明款)
  • 准备3种颜色的无纺布(红黄蓝最常用)
  • 挑选10根不同长度的竹签(提前用砂纸打磨光滑)

1.1 环保材料的创意改造

上个月带孩子们做垃圾分类游戏板时,我们把旧鞋盒改造成四色分类箱。有个小技巧:用丙烯颜料上色后,记得贴上防水贴膜,这样反复使用也不怕弄湿。

二、分步制作指南

2.1 天气认知转盘制作

这个教具是参考了《幼儿科学教育实践活动案例》里的设计,我做了改良:

  • 用蛋糕底盘当基座(直径25cm最合适)
  • 打印的天气图标要过塑(建议厚度0.2mm)
  • 指针用冰棒棍加红色箭头贴纸
材料类型 传统教具 视频教具
使用周期 平均2周 可重复使用1学期
儿童参与度 62%(数据来源:华东师大研究报告) 89%

2.2 拍摄角度的秘密

上周给中班拍植物生长观察视频时发现,机位保持在与幼儿视线齐平的位置(约100cm高度),能更好呈现操作细节。记得在窗边自然光下拍摄,避免直射造成反光。

三、常见问题解决方案

去年参加市里幼教研讨会时,李园长分享的经验特别实用:当视频中出现多个操作步骤时,可以:

  • 用不同颜色的材料区分步骤(比如红色代表第一步)
  • 在关键步骤添加音效提示(水滴声表示完成)
  • 每个环节预留5秒停顿时间

3.1 声音处理的细节

大班常识活动视频的手工制作

根据《幼儿园多媒体教学规范》建议,背景音乐要控制在45分贝以下。我通常会用手机APP测试音量,同时保留现场真实的童声互动,这样视频更有感染力。

昨天刚尝试用扭扭棒做了一套交通标志认知卡,孩子们举着自制的红绿灯模型,在拍摄视频时玩得特别投入。这种真实的操作场景,比单纯播放动画片更有教学价值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