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我们在说"王者荣耀又偷阴阳师"时 到底在吵什么?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凌晨3点刷微博又看到这个老话题上热搜,泡面汤都凉了。作为玩了6年阴阳师、偶尔打王者的老咸鱼,今天干脆把这事儿揉碎了聊聊。

一、那些年吵过的"抄袭"争议

2019年《王者荣耀》新英雄瑶被扒出技能特效像《阴阳师》里的山兔,官方连夜改了特效;2021年阿骨朵的坐骑被指神似白藏主,最近姬小满的招式又和鬼切高度相似...每次都能掀起骂战。

时间 争议点 最终处理
2019.4 瑶技能特效vs山兔 重做特效
2021.8 阿骨朵坐骑vs白藏主 未作修改
2023.11 姬小满招式vs鬼切 调整动作细节

但说实话,这些争议里真正构成法律意义上抄袭的其实很少。就像我学美术的朋友说的:"二次元画风下,狐狸耳朵+和服元素就像炒菜放盐,很难说谁专利。"

王者荣耀又偷阴阳师了吗

二、拆开揉碎看本质

凌晨四点的泡面泡发了,我们来说点实在的:

  • 动作设计:鬼切的"燕返"和姬小满的踢腿都是经典剑道动作,就像不能垄断太极拳
  • 美术风格:和风元素在《阴阳师》之前就有《侍魂》等经典作品
  • 核心玩法:MOBA和卡牌养成根本是两种游戏类型

《游戏设计心理学》(作者:Scott Rogers)里说过,游戏行业存在大量"设计惯例",比如RPG的血条、FPS的换弹设定。真要较真起来,现在所有开放世界游戏都得给《塞尔达》交专利费。

但为什么玩家特别敏感?

抽了张纸巾擦泡面油,突然想明白:痒痒鼠玩家是把式神当孩子养的。我寮里有个妹子给大天狗买了所有皮肤,看到相似设计就像自己娃被克隆了似的。

三、行业现状比想象复杂

查资料时翻到《2022中国游戏产业白皮书》,发现个有趣数据:

项目 数值
全年新游数量 约1.2万款
涉及诉讼案件 不足0.3%

这说明什么?大部分争议都停留在玩家口水战层面。腾讯和网易其实有套心照不宣的规则

  • 不直接照搬角色立绘
  • 核心玩法保持差异
  • 对争议元素快速响应

去年《原神》角色申鹤被指像《王者荣耀》的嫦娥,米哈游不也光速改了设计?这行就像大排档,各家炒饭都用隔夜饭,但得加点自己的葱花。

四、玩家到底在捍卫什么?

天快亮了,显示器有点刺眼。想起2017年阴阳师刚火那会儿,整个圈子都在玩"SSR梗",现在却变成"守护全世界最好的崽"。这种变化特别有意思——

本质上是在争夺文化话语权。就像当年韩流粉丝和日漫粉吵架,表面争的是"谁抄谁",实际是对文化认同感的焦虑

我那个做游戏策划的大学同学喝多了说过:"你以为我们在做游戏?其实是在造宗教。"现在想想,每次式神出新皮肤,寮群里跟过年似的,可不就是信徒给神像换新衣?

王者荣耀又偷阴阳师了吗

五、普通人该怎么看这事

泡面盒里还剩两根面条,捞起来嚼着说点人话:

  • 如果是法律层面的抄袭,直接甩证据给版权局
  • 如果只是既视感太强...建议关掉微博去肝御魂
  • 真正该警惕的是整个行业创意枯竭

最后分享个冷知识:《阴阳师》里雪女的原型来自《山海经》,《王者荣耀》西施的语音参考了《越女剑》。你看,文化这东西就像老汤底,越熬越有味道。

窗外鸟叫了,该去收结界卡。反正下次再看到这类热搜,我选择...先去把凉透的泡面汤倒掉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