逃跑吧少年和第五人格哪个更早?一场关于非对称对抗游戏的考古
凌晨三点,我盯着电脑屏幕上的两款游戏图标发呆。左手边是《逃跑吧少年》那个标志性的小黄人剪影,右手边是《第五人格》的诡异人偶logo。突然意识到——这俩游戏我玩了快五年,居然从来没搞清楚谁先谁后。于是干脆翻出硬盘里积灰的测试包、扒拉手机里的预约记录,顺便骚扰了几个做游戏发行的老同学,终于拼凑出这段有点意思的行业往事。
先亮答案:第五人格早半年出生
直接说结论可能有点无聊,但数据确实很明确:《第五人格》在2018年4月2日全平台公测,而《逃跑吧少年》
关键节点 | 第五人格 | 逃跑吧少年 |
首次技术测试 | 2017年12月(代号1v4) | 2018年3月(海外名Dangerous Fellows) |
国内拿到版号 | 2018年1月 | 2018年8月 |
公测日期 | 2018年4月2日 | 2018年10月3日 |
黎明前的黑暗:版号寒冬下的赛跑
记得2018年整个游戏圈都在焦虑版号。《第五人格》运气不错,卡在版号停发前三个月过审,而《逃跑吧少年》的发行方抱着一堆材料在广电总局门口蹲了足足五个月。有次和当时参与测试的策划喝酒,他吐槽说:"我们美术组画了三版血特效,从番茄酱到石油墨汁,就为了能过审。"
这两款游戏其实共享着同个时代基因:
- 都在吃鸡热潮后寻找新玩法突破口
- 都受《黎明杀机》玩法启发但做了手游化改造
- 都赶上了4G网络普及带来的移动电竞红利
藏在代码里的时间密码
翻看早期安装包会发现更有趣的细节。《第五人格》1.0版本的Unity引擎标记着2017年11月的编译时间,而《逃跑吧少年》最早的APK里埋着2018年1月的测试日志。不过要说创意萌芽,星辉游戏(逃跑吧少年研发商)的立项PPT显示他们在2017年夏天就组建了原型团队——比网易的第五人格项目组也就晚了两个月。
当时两家公司的策略截然不同:
- 网易走的是"大厂精品路线",光角色动作捕捉就用了好莱坞级别的设备
- 星辉则坚持"小步快跑",第一个测试版的地图是用Unity商店的素材拼的
那些被遗忘的"前辈们"
其实在它们之前,2017年就出现过《鬼抓人》《躲猫猫大作战》等同类型手游。但要么因为服务器太烂(某款游戏开服当天炸了18小时),要么玩法太单薄(有个游戏只有三种道具),最终都成了行业炮灰。有个冷知识:现在《逃跑吧少年》里最受欢迎的"小学妹"角色,原型其实是某款夭折游戏里的NPC。
玩家感知的时间错位
有意思的是,很多老玩家会觉得《逃跑吧少年》更早。这可能是因为:
- 它的Q版画风给人"古早味"错觉
- 早期宣传大量使用"怀旧校园"主题
- 海外版比国内早上线半年(2018年4月登陆东南亚)
我在翻2018年的贴吧存档时,发现个神帖:"有没有人觉得第五人格抄袭逃跑吧少年?"发帖时间是2018年4月3日——那时候《逃跑吧少年》国服连预约页面都还没做好。这种时空错乱感,大概就是互联网记忆的奇妙之处吧。
凌晨四点半,窗外开始有鸟叫。保存最后一份版本对比文档时,突然想起《第五人格》首测时那个著名的BUG——监管者能卡进墙里当"伏地魔",而《逃跑吧少年》公测第一天最火的玩法是把道具箱叠成通天塔。可能对于玩家来说,谁先谁后从来都不重要,能留下这些鲜活的记忆碎片才是真的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