芒果TV招商活动深度解析:为何值得投资
最近和几个做品牌的朋友聊天,发现他们都在研究同一个话题:「今年线上平台的广告投放到底该选谁?」。有人坚持传统视频平台,有人看好短视频新贵,但有个数据让我很在意——芒果TV今年Q2招商会现场签约金额同比暴涨58%。这让我想起上周末追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时,突然跳出来的某高端护肤品广告,画面质感完全不输电视台黄金时段。
一、用户数据里的「芒果奇迹」
上周在咖啡馆偶遇做市场调研的老王,他翻开笔记本电脑给我看了一组对比数据:
平台 | 日均活跃用户 | 会员留存率 | 广告点击率 |
芒果TV | 1.2亿 | 78% | 3.2% |
腾讯视频 | 2.3亿 | 65% | 2.1% |
爱奇艺 | 2.1亿 | 63% | 1.9% |
老王用马克笔圈出会员留存率那栏:「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?芒果的用户就像他们自制综艺里的姐姐们,来了就不想走。」确实,上个月我想取消某个平台的会员时,发现操作流程比解绑银行卡还复杂。
1.1 内容护城河有多深
记得《大侦探》第八季上线那天,办公室午休时间突然安静——所有人都在看更新。这种「现象级内容爆发力」背后是芒果超媒每年30亿的内容投入,相当于每天烧掉822万制作费。对比其他平台靠外购剧撑场面,芒果的自制内容占比已经达到68%。
二、广告主的「定制狂欢」
表姐在广告公司负责快消品客户,她最近总念叨个新词:「芒系营销」。原来芒果TV把广告位玩出了新花样:
- 《声生不息》里的「品牌专属音符」特效
- 《向往的生活》场景道具深度植入
- 互动剧里的「剧情解锁式广告」
这让我想起某酸奶品牌在《密室大逃脱》里的骚操作——观众需要通过扫码获取密室线索,既提升参与感又完成销售转化。据艾瑞咨询调研,这种沉浸式广告的CPM价值比常规贴片高3-5倍。
2.1 技术赋能下的精准触达
上次帮朋友网店投广告,发现芒果的DSP系统能精细到令人发指:
- 区分「只看综艺用户」和「追剧达人」
- 识别观看设备型号匹配广告素材
- 预测用户生命周期价值调整出价
三、招商政策的「三重保险」
参加完招商会的同事带回来个「芒果投资锦囊」,里面有几个关键数字:
保障类型 | 基础版 | 进阶版 | 尊享版 |
流量保底 | 5000万曝光 | 1.2亿曝光 | 3亿曝光+ |
效果赔付 | 80%达标率 | 100%达标率 | 120%超额完成 |
数据服务 | 基础报告 | 定制分析 | AI优化建议 |
隔壁创业的小张选了进阶版,结果产品在《妻子的浪漫旅行》里露脸后,官网流量直接爆了服务器。他说现在最头疼的是怎么把流量变成留量,这大概就是幸福的烦恼。
四、行业趋势的「芒果答案」
最近翻看艺恩数据的行业报告,发现个有趣现象:在长短视频平台用户时长争夺战中,芒果TV走出第三条路——「中视频+社群运营」。他们的「大芒计划」孵化出大量15-30分钟的微综艺,正好填补通勤时间的娱乐需求。
上周去美发店,听见几个00后小妹在讨论《跳进地理书的旅行》,这种文旅类微综艺居然能带火冷门景点。老板说现在接的染发订单,好多都是模仿节目里爱豆的同款发色。
4.1 元宇宙布局的想象力
表弟作为科技宅最近沉迷芒果的「迷芒之城」,这个元宇宙社区里不仅能看虚拟演唱会,还能用数字藏品兑换节目周边。虽然我现在还没搞懂NFT是什么,但听说某潮牌在这里首发虚拟服饰,三天卖了200万,这或许就是Z世代的消费新逻辑。
窗外又飘来邻居家《花儿与少年》的片尾曲,楼下面包店适时推出「综艺同款下午茶」。打开手机,发现常去的健身房都开始搞「乘风破浪训练套餐」。这大概就是优质内容引发的涟漪效应,而聪明的投资者永远知道该在哪里下注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