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市打折的酸奶和奢侈品店的满减券,到底有啥区别?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2

上周三傍晚,我拎着购物袋在超市生鲜区转悠,正好看见张大妈举着喇叭喊:"临期酸奶买一送一!"货架前瞬间挤满人。可就在同个商场三楼,那家意大利皮具店的酬宾海报前,导购员却在对顾客解释:"经典款不参与活动哦"。这让我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问题——咱们常见的那些促销手段,真能用在所有商品身上吗?

酬宾活动是否适用于所有商品

一、揭开酬宾活动的"红盖头"

先说说什么是正经八百的酬宾活动。简单来说就是商家通过价格让利、赠品赠送、积分翻倍等方式吸引顾客。常见的有这几种:

  • 买二送一的果汁促销
  • 满199减50的服装店招牌
  • 手机以旧换新补贴
  • 超市鸡蛋限时特价

1.1 不是所有商品都吃这套

去年双十一,朋友老李的茶叶店把镇店之宝——5万元/斤的古树普洱也挂上了七折标签。结果呢?老客户反而怀疑茶叶品质,新客觉得打折后还是太贵。这案例正好印证了艾瑞咨询《2023年中国零售业促销策略研究报告》里的结论:高价商品盲目促销可能适得其反。

商品类型 适用酬宾活动 典型失败案例
生鲜食品 ★★★★☆ 某超市三文鱼买一送一滞销(来源:中国连锁经营协会)
家用电器 ★★★☆☆ 高端冰箱降价引发退货潮(来源:奥维云网家电数据)
奢侈品 ★☆☆☆☆ 名牌包打折致品牌形象受损(来源:贝恩公司奢侈品报告)

二、藏在价格标签里的秘密

我家楼下水果店的王老板有句口头禅:"苹果能打折,榴莲要端着。"他解释道,像榴莲这种高损耗、高单价的水果,反而要保持身价。这背后其实藏着三个关键考量:

2.1 利润空间够不够厚

化妆品柜台的小样赠送看似大方,实际上正装利润足够覆盖成本。但要是把进口奶粉也这么送,估计老板要哭晕在仓库。

2.2 库存压力大不大

服装店每到换季时,羽绒服打折打得飞起,但新款风衣永远标着原价。这跟清华大学零售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不谋而合:过季商品促销转化率比新品高37%。

2.3 品牌定位准不准

酬宾活动是否适用于所有商品

记得有次路过珠宝店,看到"满十万送电饭煲"的横幅,当时就笑出声。后来听说那个月他们的高端客户流失了15%,这促销方案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。

三、这些商品最好别碰促销

  • 刚上市的新品:就像电影院不会给首映场打折
  • 独家代理商品:物以稀为贵是永恒真理
  • 定制类产品:婚纱摄影套餐打折容易引发纠纷
  • 保质期超长的:谁见过茅台酒做买赠活动?

隔壁张姐开的母婴店最近学了个新招:把纸尿裤和儿童绘本组合销售,既清理了库存又提升了客单价。她得意地说这就叫"把促销变成精准营销",可比单纯打折聪明多了。

四、给不同商品"量体裁衣"

酬宾活动是否适用于所有商品

最后分享个实用口诀:高频商品玩折扣,低频商品搞套餐,高值商品送服务,刚需商品做组合。就像小区门口的药店,常用药常年特价,但医疗器械永远都是"购满送健康检测"。

晨光透过超市的玻璃幕墙,货架上的价签又开始新一轮变换。收银台前,抱着打折卫生纸的大爷和拎着原价进口巧克力的白领相视一笑,各自走向不同的生活轨迹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