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辉超市号活动报名成功案例分享:一场让街坊邻居都抢着参与的营销实验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2

大家可能还记得去年夏天永辉超市那场刷屏朋友圈的「超级生鲜节」——货架上堆成小山的泰国金枕榴莲标价19.9元/斤,活蹦乱跳的基围虾半小时补货三次,收银台前的队伍从生鲜区一直蜿蜒到日用品货架。这场持续三周的活动最终带来37.8万新增会员,单店日均客流量突破万人次,背后的「永辉生活号」报名系统功不可没。

一、活动筹备期的那些小心思

永辉市场部张经理在复盘会上掏出手机,给我们看活动前两周的「作战地图」。团队把周边3公里划成8个作战网格,每个网格配备地推小组,带着印有「扫码领30元菜钱」的围裙在小区门口驻点。

  • 早上7:00-9:00 盯买菜回家的阿姨
  • 傍晚17:00-19:00 守下班的白领
  • 周末全天 重点突破亲子家庭

菜市场王阿姨说起这事还乐:「那天永辉的小伙子非要帮我拎菜,说我注册成功了他才能下班吃饭,你说现在的年轻人多会来事儿。」

永辉超市号活动报名成功案例分享

藏在优惠券里的行为引导

仔细看当时发放的电子券就会发现玄机:满50减5的生鲜券必须当天使用,满99减15的日用品券有效期却有一周。这种设计既拉升了活动期的销售数据,又为后续消费埋下伏笔。

券种类型 使用门槛 有效期 核销率
生鲜立减券 满50元 24小时 82.7%
日用品折扣券 满99元 7天 63.4%
数据来源:永辉超市2023年Q2营销活动总结报告

二、活动现场的「失控」与应对

原计划每天投放2000份的19.9元榴莲券,开抢5分钟就被领光。负责系统维护的小刘那几天盯着后台眼睛都不敢眨:「凌晨三点服务器流量突然飙升,原来是隔壁区的大爷大妈让子女帮忙抢券。」

运营团队临时调整策略:

  • 把整点抢购改为分时段发放
  • 增加「分享给3位好友解锁隐藏券」功能
  • 在称重台设置「会员价快速通道」

住在金科花园的李姐说:「有天看到前面大姐结账时多扫了个会员码,省了8块多,我立马掏出手机注册。」这种现场示范效应让活动裂变速度超预期。

三、那些令人惊喜的溢出效应

生鲜区的人流带动了关联销售,原本冷清的厨具区销量环比增长210%。最畅销的不是锅碗瓢盆,而是9.9元的切果器和14.9元的剥蒜器——看来大家买了便宜食材,都想着回家大展身手。

更有意思的是数据对比:

指标 活动前 活动中 活动后1个月
客单价(元) 68.5 93.2 76.4
APP打开率 日均2.3次 日均5.1次 日均3.8次
数据来源:艾瑞咨询《2023零售行业营销趋势分析》

意想不到的社交货币

活动期间抖音上「永辉薅羊毛攻略」话题播放量破亿,有个大学生拍的「50元吃三天」系列视频点赞超10万。超市入口处的网红打卡墙,从早到晚都有人排队拍照——那些装饰用的水果模型,都被摸得掉了漆。

四、街坊们口耳相传的秘诀

仔细观察会发现,每个收银台都贴着不同的「今日爆款」提示牌。王店长透露这是有意为之:「让顾客觉得每次结账都有新发现,其实我们是根据库存情况动态调整的。」

水产区的张师傅现在还记得,有个大姐天天来买特价虾:「她说要赶在孙子放暑假前练好白灼虾手艺,后来还送了我们一盒自己烤的曲奇。」这种带着烟火气的互动,恐怕是再精准的算法也难以完全捕捉的。

傍晚的超市渐渐热闹起来,生鲜区的灯光打在码放整齐的蔬菜上,电子屏滚动播放着下周的会员日活动预告。称重台前,穿红马甲的工作人员正在教一位老爷子使用手机扫码,老人眯着眼认真操作的样子,仿佛在进行某种庄严的仪式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