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第五人格角色摆出原神同款姿势:动作彩蛋还是版权擦边球?
凌晨三点盯着游戏更新公告,突然被群里一张对比图炸醒——第五人格的"小女孩"角色双手交叠的待机动作,跟原神里七七的经典姿势相似度高达90%。这让我想起去年《时空中的绘旅人》被指抄袭《未定事件簿》UI的瓜,现在连非对称对抗游戏都开始卷二次元动作了?
一、那些年我们见过的"既视感"名场面
翻出硬盘里收藏的2018年争议视频,当时就有玩家列出过这些神同步:
- 红蝶的伞剑突刺 vs 阴阳师妖刀姬大招
- 祭司的传送门特效 vs 守望先锋黑影的位移粒子
- 杰克的雾刃轨迹 vs 英雄联盟亚索的风墙
最绝的是2021年外网论坛的考据帖,把监管者"破轮"的滚筒攻击逐帧对比《进击的巨人》车力巨人的变身动画,连烟尘扩散的节奏都像复制粘贴。不过网易后来悄悄调整了特效透明度,这事也就不了了之。
争议动作 | 第五人格版本 | 被指借鉴对象 | 最终处理 |
翻窗动作 | 2017年内测版 | 黎明杀机 | 重做整套交互系统 |
前锋冲刺 | 2018年赛季 | 精灵宝可梦 风速狗 | 保留但调整前摇时间 |
二、游戏动作到底怎么算抄袭?
凌晨四点给学法律的朋友发消息,他甩来份《电子游戏著作权司法鉴定指引》把我整懵了。简单来说,法律上判断动作侵权主要看三点:
- 是否直接复制骨骼绑定数据(这个基本一抓一个准)
- 标志性动作的独创性程度(比如春丽的百裂脚就受保护)
- 普通观察者能否产生混淆(就是我们常说的"一眼既视感")
但现实情况要复杂得多——人体动作本身就存在生理限制,很多格斗游戏的出拳姿势都差不多。去年《永劫无间》和《只狼》的持刀姿势争议,最后发现两者都参考了日本剑道十形,这就很难界定抄袭。
2.1 那些教科书级的借鉴案例
翻到2019年GameDev论坛的经典讨论串,业内大佬们公认这些才是真·神仙操作:
- 尼尔:机械纪元的2B战斗动作,实际融合了《猎天使魔女》的柔术+《鬼泣》的大剑流派
- 原神早期被喷抄袭的攀爬系统,后来被扒出代码逻辑更接近《塞尔达传说:荒野之息》+《刺客信条》的混合体
- 第五人格的处刑动画,明显能看出《生化危机》处决QTE的影子
这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:抄机制是行业交流,抄美术是能力不足,抄代码是自寻死路。动作设计恰好卡在美术和机制的模糊地带。
三、玩家为什么对动作抄袭特别敏感?
泡了杯浓茶继续肝,想起心理学课上学过的 uncanny valley理论——当相似度达到某个临界点,人的不适感会突然飙升。放在游戏里就是:
- 100%相同:明显是联动彩蛋(比如第五人格X弹丸论破的处刑动画)
- 80%相似:引发强烈既视感(现在争议最大的区间)
- 50%以下:被认为是常见动作设计
去年《幻塔》被指抄袭原神角色待机动作时,有玩家做了个实验:把两个游戏的模型骨骼透明度调到50%叠加,结果发现虽然整体姿态相似,但重心分布和发力点完全不同。这种专业层面的差异,普通玩家根本看不出来。
3.1 那些年官方玩过的骚操作
网易其实很懂怎么打擦边球。2019年第五人格加入的"入殓师"角色,技能描述写着"向经典恐怖电影致敬",明摆着告诉你我在抄《寂静岭》《午夜凶铃》。这种坦荡反而让玩家觉得是彩蛋不是抄袭。
反观米哈游处理《未定事件簿》UI争议时,直接放出早期设计稿时间戳,用开发日志硬核自证。两种公关策略都值得写进教科书。
四、普通玩家该怎么看待这些争议?
窗外鸟都开始叫了,最后唠点实在的。作为一个同时给第五人格和原神氪过金的双修玩家,我的建议是:
- 遇到争议先保存对比素材,别急着站队
- 关注官方后续更新(网易经常暗改动作细节)
- 分清楚"法律意义上的抄袭"和"观感上的相似"
说真的,现在连现实中的舞蹈动作都有版权纠纷(参考2021年《Fortnite》舞蹈诉讼案),游戏角色的一个抬手姿势真没必要太上纲上线。除非哪天看到监管者对着求生者放天动万象,那倒是值得集体炎上一波...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