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阴阳师抄袭争议 我扒了所有实锤视频后的一些观察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3

凌晨3点,我又在B站刷到个"阴阳师抄袭XX游戏"的新视频。说真的,这话题从2016年开服吵到现在,光我收藏夹里这类实锤视频就有二十多个。今天干脆把硬盘里存的素材都翻出来,咱们就事论事聊聊这些争议点到底靠不靠谱。

那些年被锤得最狠的五个案例

泡了杯浓茶,我把所有争议按时间线捋了捋,发现主要集中在这些地方:

  • 2016年9月:姑获鸟皮肤被指抄袭《神击的巴哈姆特》卡面
  • 2017年3月:烟烟罗造型涉嫌模仿《仁王》的烟烟罗
  • 2019年12月:SP烬天玉藻前被质疑照搬《FGO》玉藻前宝具动画
  • 2021年8月:帝释天角色设计被说像《最终幻想14》的芝诺斯
  • 2023年1月:新式神须佐之男被指动作模组与《战神》雷神索尔高度相似

姑获鸟皮肤争议(2016)

这个是最早的雷点。当时有玩家发现姑获鸟"金鸾鹤羽"皮肤的构图、配色和《神击的巴哈姆特》某张SSR卡面惊人相似:

对比项 阴阳师 神击的巴哈姆特
整体构图 右侧持伞+左侧鸟头 镜像对称的相同布局
色彩搭配 金/红/黑渐变 同色系不同明度
细节元素 伞面花纹样式 近乎一致的装饰纹路

网易后来悄悄修改了伞面图案,但没发任何公告。我在翻当年贴吧考古时,发现个有趣细节——原画师微博曾发过"参考了多款和风作品"的说明,但很快删了。

烟烟罗撞车《仁王》事件(2017)

这个争议特别魔幻。两边都是烟鬼妖怪设定,但《仁王》早发售半年。最要命的是连烟圈缠绕身体的特效表现都像双胞胎:

  • 烟雾粒子效果都用了蓝紫色渐变
  • 本体与烟雾的比例都是3:7
  • 攻击动作都有"烟柱突刺"的设计

不过光荣当时没追究,可能因为妖怪形象本身属于公共文化素材。但玩家不买账,直到现在贴吧还有人玩"烟烟罗分罗"的梗。

动画演出争议集中区

熬夜重看了三十多个对比视频后,我发现动画抄袭的指控主要集中在两类:

1. 技能动作拆解相似

SP烬天玉藻前的宝具动画争议最典型。有技术党逐帧对比发现:

  • 0-15帧:狐火聚集轨迹与《FGO》完全一致
  • 16-30帧:镜头切换节奏误差不超过2帧
  • 收尾动作:都是转身甩尾+花瓣飘落

但网易的取巧之处在于,他们把整个动画时长压缩了40%,这样逐帧对比时关键帧就对不上了。这招在后来须佐之男争议里又用了一次。

2. 特效元素复用

2022年千姬皮肤的浪花特效被扒出和《原神》莫娜冲刺特效相似度惊人:

特征点 阴阳师 原神
水花溅射角度 45°扇形扩散 相同角度
粒子消失速度 0.8秒渐隐 0.75秒渐隐
高光点分布 随机5-7个光斑 固定6个光斑

这种微观层面的相似很难用"巧合"解释。但法律上要认定抄袭,得证明开发者确实接触过原作品——而这两款游戏的美术团队有没有交集,就成了罗生门。

为什么这类争议永远扯不清?

凌晨四点整理这些材料时,我突然理解为什么这类争论永远没结果了。本质上涉及三个死结:

阴阳师抄袭实锤视频大全

第一是文化母题的重叠。比如帝释天和芝诺斯都参考了佛教天神形象,金发+铠甲本就是传统设定。就像你不能说所有拿金箍棒的猴子都在抄袭孙悟空。

第二是技术限制。3D游戏的动作捕捉就那几个基础库,待机姿势挥砍动作这些基础模组相似度本来就不低。有开发者私下说:"除非自己研发物理引擎,否则总会有既视感。"

第三是维权成本。日本版权方要跨国起诉,光取证成本就抵得过皮肤流水了。更别说很多还是"疑似借鉴"的灰色地带。就像当年《阴阳师》被指抄袭《魔灵召唤》,最后也不了了之。

阴阳师抄袭实锤视频大全

写到这里天都亮了,想起个黑色幽默——有次网易美术组招聘考题被扒出来,其中明确要求"能熟练分析竞品美术风格"。这或许就是当代游戏圈的生存法则吧。

咖啡杯已经空了,文档里还躺着十几个没展开的案例。但我觉得够了,毕竟这世上本就没有百分百的原创。就像我写这篇稿子时,不也下意识模仿了某个喜欢的博主语调么?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