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动策划中职务缩写:新人老手都踩过的那些坑
上周同事小林把客户发来的「ED需求清单」当成了娱乐总监的工作,结果活动现场的电子设备全都没到位。这事儿让我想起刚入行时,把「PD」理解成产品经理而非项目总监的糗事——原来这些字母组合,藏着这么多门道。
为什么这些字母组合总让人头大?
活动现场的咖啡机还冒着热气,张主任拿着对讲机喊:"找OD确认主KV!"新人小王愣在原地,悄悄问我:"OD是运营总监还是原创总监?"这种情况每天都在发生,主要因为三个现实问题:
- 行业没有统一标准:4A公司说的AD可能是艺术指导,而科技公司可能指行政总监
- 跨部门协作常见:市场部的PM和项目组的PM根本不是同一拨人
- 中英混杂严重:从外企带来的CD(创意总监)和本土企业的CD(客户总监)傻傻分不清
常见职务缩写对照手册
缩写 | 全称 | 职责范围 | 常见使用场景 |
PM | 项目经理/产品经理 | 全程统筹/产品设计 | 互联网公司/广告公司 |
ED | 执行总监/娱乐总监 | 战略决策/艺人管理 | 上市公司/演艺公司 |
CDO | 首席数字官/创意总监 | 数字化转型/视觉创意 | 传统企业转型/设计工作室 |
COO | 首席运营官/客户运营官 | 公司整体运营/客户关系维护 | 集团公司/服务型中小企业 |
实战中血泪换来的避坑指南
上个月帮婚庆公司做路演,客户邮件里写着「请CC给OD」,我们既抄送了运营总监又抄送了原创总监,结果两个部门为预算分配吵了整周。后来才明白,在他们公司OD特指现场总监。
- 收到含缩写的文件时:
- 立即索要内部组织架构表
- 要求对接人提供术语对照表
- 在会议纪要中明确关键岗位全称
- 需要对外发送文件时:
- 首次出现缩写必须标注全称
- 在文档末尾添加术语附录
- 不同岗位用颜分(如PM用蓝色,AM用绿色)
特殊场景生存指南
记得去年双十一大促,电商客户同时存在三种PM:平台方的项目经理、品牌方的产品经理、物流方的促销经理。我们在每个对接群都做了术语标签,避免发错需求。
场景 | 易混淆缩写 | 区分技巧 |
国际会议 | CHAIR(主席)/CHAP(联络人) | 查看邮箱后缀 |
政府项目 | DL(代表)/DC(主任) | 核对红头文件 |
婚庆活动 | WP(婚礼策划)/WP(场地布置) | 观察负责环节 |
与时俱进的应对策略
最近发现00后同事自创了一套表情包暗语:🐑代表运营(谐音"yang"),🦄指创意人员。虽然有趣,但提醒他们正式文档还是要用通用缩写。
- 建立动态更新的缩写库
- 每月收集新出现岗位称谓
- 标注流行周期(如"元宇宙项目经理"MPM已降温)
- 制作可检索的电子手册
- 支持模糊查询(输入"运营"显示COO/OPS等)
- 添加案例截图功能
窗外飘来咖啡香,实习生正拿着刚整理的缩写手册核对嘉宾名单。阳光照在贴满便签的办公隔板上,某个粉色便签格外醒目:"记住!在我们公司,AD永远是指执行总监,不是艺术指导!"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