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迷你世界里造一条斗鱼纯白?这事儿我琢磨了三个通宵
凌晨两点半,我第N次拆掉自己搭的斗鱼模型,电脑旁边堆着三个空可乐罐。要说在《迷你世界》里还原现实生物,最难搞的就是这种带飘逸鱼鳍的观赏鱼——特别是你想做条通体雪白的斗鱼时,手感不对就变成一坨会动的饺子皮。
先得搞明白斗鱼长啥样
去年水族馆打工时我养过半个月泰国斗鱼,这玩意儿关键特征就三处:
- 镰刀状尾巴:展开角度接近180度,边缘带波浪褶皱
- 丝带状背鳍:从头部延伸到尾柄,游动时会像绸缎飘动
- 胸鳍显眼:比其他鱼类的胸鳍长50%左右,像两把小扇子
参考《观赏鱼解剖图鉴》里的数据,成年斗鱼体长一般在6-8厘米,但这个比例在迷你世界里得放大到15-20格长度,不然细节根本没法表现。
材料选择上的血泪史
试过用染色玻璃做鱼身,阳光下是挺通透,但到了晚上就跟隐形似的。后来发现这些材料组合最靠谱:
鱼身 | 白色硬砂块 | 打磨后能做出肌肉纹理 |
鱼鳍 | 白色地毯 | 要配合绊线钩实现飘动效果 |
眼睛 | 黑色陶瓦+萤石 | 得做成凸起状才有神 |
核心难点:让鱼鳍飘起来
普通鱼类用活塞推动就行,但斗鱼那个标志性的飘逸感,我试了三种方案:
- 方案A:钓鱼线悬挂
用细绳拴住地毯碎片,结果发现迷你世界的物理引擎会把所有悬挂物变成钟摆运动,活像条触电的鱼。
- 方案B:末影珍珠传送
设置循环传送确实能产生波动效果,但鱼鳍经常卡进身体里,看着像被啃了几口。
- 方案C:绊线钩+粘液块
最终方案!把地毯固定在粘液块上,用隐藏的绊线钩触发规律性伸缩,虽然耗掉我两组红石,但那个波浪形的摆动绝了。
差点放弃的鳞片细节
凌晨四点发现个邪门技巧:用白色楼梯块斜着排列,利用光影效果能模拟出鳞片反光。但每片鳞都得手动调角度,做完右半边身子时手抖得像是得了帕金森。
鱼鳃部分用台阶块做出开合效果,这里必须把触发频率调慢,现实里斗鱼每分钟呼吸140次左右,但在游戏里这个速度会让鳃部像抽风。
游动逻辑才是灵魂
观察真斗鱼会发现它们很少直线游动,我设置的移动算法是这样的:
前进 | 活塞推动,每3秒触发1次 |
转向 | 随机数生成器控制,20%概率左转 |
悬停 | 每游动8秒停顿1.5秒 |
测试时发现如果不在水域边界设置空气墙,这货能直接游进岩浆里——虽然现实中的斗鱼确实挺蠢的,但也不至于这么想不开。
灯光造成的意外惊喜
在鱼腹下方藏了盏海晶灯,调成最弱的亮度。当它在深水区游过时,鳞片会泛出淡淡的蓝光,这个效果完全来自某个熬夜时的误操作,现在反而成了最逼真的部分。
鱼嘴开合用了比较取巧的方法:把两个活板门叠在一起,设置成每5秒开关一次。虽然现实里斗鱼呼吸时嘴部动作更快,但游戏里这个节奏刚好能看清细节。
窗外鸟开始叫了,保存完最后一个触发机关,这条纯白斗鱼总算能在水里优雅地转圈。下次或许该试试做条金龙鱼?不过得先睡够24小时再说...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