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阳师告赢王者荣耀?这场官司胜算到底有多大
凌晨两点半,我盯着电脑屏幕第N次刷新裁判文书网,咖啡杯旁边散落着几张写满法律条文的便利贴。朋友突然发微信问我:"听说阴阳师要告王者荣耀抄袭?你觉得能赢吗?"这个问题让我突然来了精神——作为混迹游戏圈十年的老油条兼法律爱好者,是时候把这事儿掰扯清楚了。
一、这场官司到底在吵什么
事情要从2023年3月说起,网易旗下《阴阳师》官方微博突然发难,直指《王者荣耀》新英雄"海月"的技能设计、特效动作和《阴阳师》里"不知火"的角色设定相似度高达80%。随手截几张对比图放这儿:
- 都是悬浮空中的女性法师角色
- 技能释放时都有蝴蝶元素
- 连普攻动作的抬手姿势都神似
腾讯那边反应也快,第二天就发声明说这是"常见艺术表达",还反手晒出几张2005年某日本动漫的截图。两边律师函飞来飞去,最后真闹到了广州互联网法院。
二、游戏抄袭官司的三大生死线
熬夜翻完近五年20多个类似案例,发现法官主要看三个硬指标:
1. 独创性证明
网易得证明"不知火"的设计真是他们原创的。这活儿可不简单——他们提交了2018年的角色设计手稿、动作捕捉录像,甚至找来日本画师作证。但腾讯律师当场播放了段1997年《幽游白书》的动画片段,里面藏马召唤妖狐的姿势...emmm确实有点那味儿。
证据类型 | 网易提交 | 腾讯反驳 |
角色设计 | 内部创作文档 | 日本动漫截图 |
技能特效 | 粒子特效专利 | Unity商城素材 |
2. 实质性相似
普通玩家觉得像不算数,得用法律认可的比对方法。法院去年审《率土之滨》案时用了"抽象-过滤-比较"三步骤:先把游戏元素拆成代码、规则、美术这些模块,过滤掉通用表达(比如法师都远程攻击),最后比核心创意。
具体到这次案子,争议焦点在:
- 蝴蝶特效的粒子运动轨迹是否独创
- 角色飘浮时裙摆摆动算法
- 技能音效的频谱分析
3. 接触可能性
腾讯设计师到底玩没玩过《阴阳师》?网易律师挖出个狠料——被告团队某主美2019年微博发过"不知火我老婆"的抽卡截图。但腾讯反驳说该员工负责的是地图设计组...
三、胜诉概率的残酷现实
揉着发酸的眼睛查数据,近五年游戏侵权案原告胜诉率只有27.3%(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2022年度报告)。胜诉案例主要集中在:
- 源代码直接复制(如某传奇私服案)
- 美术资源完全照搬(如某消消乐换皮案)
- 游戏规则高度重合(如自走棋专利案)
但角色设计这种"感觉像"的案子,原告赢面普遍不大。2018年《仙剑》诉《轩辕剑》案,连"御剑飞行"这种标志性动作都没被认定侵权——法院认为"武侠角色会飞"属于思想范畴,不受著作权保护。
四、那些意想不到的变量
正当我觉得网易胜算不超过三成时,翻到份2021年的判决书突然有了新发现。上海某法院在《原神》相关案件里首次采用了玩家认知测试,随机抽取200名玩家做相似度问卷,结果成了关键证据。
还有个潜在爆点:《阴阳师》的蝴蝶特效其实在2020年就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(专利号ZL2020303xxxx)。虽然游戏玩法不能专利化,但具体视觉表现确实在保护范围。
不过腾讯的法务部也不是吃素的,他们2019年就通过交叉授权拿到了某日本动画公司的素材使用权。要是能证明蝴蝶元素源自该动画,网易的专利就可能被无效化...
五、行业老司机的观察
问了几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游戏公司法律顾问,得到些行业内幕:
- 大厂官司经常"醉翁之意不在酒",网易可能想逼腾讯在分成比例上让步
- 这类案件平均审理周期28个月,等判决下来角色热度早过了
- 最可能的结局是双方和解,然后发个"共同推动行业创新"的联合声明
凌晨四点十三分,窗外开始有鸟叫声。朋友又发来消息:"所以到底谁能赢?"我盯着满屏的法律条文和游戏截图,突然想起2017年暴雪告《卧龙传说》那场官司——即便证据确凿判赔500万,对腾讯这个体量来说也就是一天的流水。
咖啡已经凉了,显示屏右下角弹出《阴阳师》的更新公告。随手点开,发现不知火的新皮肤正在打折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