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纠结:蛋仔派对和张丽格斗到底该玩哪个?
凌晨两点半,我第N次在应用商店里来回翻看这两款游戏的图标。室友的鼾声像拖拉机似的,手机屏幕的光刺得眼睛发酸——这大概就是当代年轻人的游戏选择困难症晚期现场。
先说说这俩根本不是一回事
最开始我也纳闷怎么有人会把它们放一起比,后来发现很多玩家真在纠结。蛋仔派对是那种能让你笑出鹅叫的多人乱斗派对游戏,而张丽格斗(就是那个《Skullgirls》国内版)是硬核到能把手搓出火星子的格斗对战游戏。就像在问"火锅和寿司哪个好吃",完全取决于你现在饿的时候想被辣哭还是想吃生鱼片。
蛋仔派对 | 张丽格斗 | |
类型 | 休闲竞技 | 格斗竞技 |
单局时长 | 3-8分钟 | 1-3分钟(高手对决可能30秒) |
操作难度 | 有手就行 | 需要背出招表 |
血压升高指数 | ★★★(被队友坑时) | ★★★★★(被连招打到不能还手时) |
蛋仔派对:社恐患者的欢乐场
上周我表妹来家里,这个初中生抱着iPad玩了四个小时蛋仔,笑到从沙发上滚下去三次。游戏里那些圆滚滚的蛋仔确实有毒——
- 30人混战最后只剩1个幸存者的生存模式
- 需要团队协作搬奶酪的合作模式
- 最近新出的捉迷藏模式能让老玩家也玩出新鲜感
最绝的是游戏里内置的游乐场编辑器,我见过有人还原了超级玛丽的完整第一关,还有大神做出了糖豆人的经典地图。不过服务器偶尔抽风,有次决赛圈我网络延迟,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蛋仔走出悬崖...
适合人群画像
凌晨三点在宿舍憋笑到发抖的大学生、想和异地恋对象找共同话题的小情侣、需要带娃神器的新手爸妈。玩这个不需要技术,但需要能接受突如其来的社死瞬间——比如被弹射器发射出去时刚好撞上迎面而来的对手,两个蛋仔会发出特别滑稽的"哎呀"声。
张丽格斗:硬核玩家的试金石
第一次打开这游戏时,我自信满满选了看起来最可爱的小护士角色,结果被电脑人机打得连亲妈都不认识。后来查资料才知道,这游戏的原版《Skullgirls》在EVO格斗大赛上被职业选手称为"帧数警察的噩梦"——每个角色的出招表长得像高数公式,连招取消的时机要精确到0.1秒。
- 13个角色各有完全不同的战斗体系
- 支援系统允许随时切换角色形成连击
- 美术风格是黑暗童话风,血腥又华丽
最让我头疼的是防御系统:普通格斗游戏防御就完事了,这里还分站防、蹲防、瞬时格挡,选错防御方式就会被破防连到死。有次匹配到个日本玩家,我的角色从开局到败北就没离开过墙角...
劝退预警
如果你和我一样曾经在拳皇里靠乱摇手柄放大招,这个游戏会教你做人。新手至少要背20小时出招表才能打线上模式,而且玩家社区都是练了几年的老油条。不过一旦入门,那种精确到像素的走位和行云流水的连招带来的快感,确实不是其他游戏能比的。
比硬件需求不如比心理素质
从配置来说,蛋仔派对对手机要求更低(我2018年的千元机都能流畅运行),而张丽格斗需要更好的设备支持60帧对战。但真正要对比的是:
- 蛋仔玩久了会腻,但每次打开都能立刻获得快乐
- 张丽格斗学习曲线陡峭,但每掌握一个新连段都像考了满分
- 蛋仔的赛季通行证性价比更高(30块能拿好多皮肤)
- 张丽格斗的角色DLC贵得肉疼(单个角色卖40)
有件趣事:我在张丽格斗的论坛看到个帖子,楼主说为了练贝奥武夫的空中连击,把手机钢化膜都搓裂了。下面最高赞回复是:"建议改玩蛋仔派对,最多摔手机,不会练出腱鞘炎。"
最后说点掏心窝的
现在我的手机里两个游戏都留着——蛋仔派对是通勤和等人的解闷神器,张丽格斗是周末较劲用的。如果非要选一个...看你这会儿想不想动脑子吧。就像深夜选择泡面还是炒饭,蛋仔是那包三分钟就能吸溜的方便面,张丽格斗是得切葱花打鸡蛋的蛋炒饭。
窗外天都快亮了,手指在卸载按钮上方悬停半天,最后还是锁屏睡觉。反正手机存储还够,成年人做什么选择,当然是...(电量不足自动关机)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