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牛仔在第五人格里鬼畜起来,这游戏突然变得不对劲了
凌晨三点,我第27次被牛仔的钩子甩到地图边缘时,终于忍不住对着屏幕骂了句脏话。这玩意儿根本不符合物理学定律——牛仔的钩子能在空中拐出直角,把人从地下室直接甩到月亮河公园的摩天轮上,活像被外星人抓去做抛物线实验。
一、牛仔这个角色到底有多离谱
官方给牛仔的定位是「救援型求生者」,但玩久了你会发现这根本是个物理规则破坏者。根据游戏内实测数据(别问我怎么测的,拿着秒表对着录像数帧数这种事我会说?):
正常钩索最大距离 | 12米 |
鬼畜操作实际距离 | 最远达到过23.7米 |
钩子飞行速度 | 理论值6m/s,实际能达到9m/s |
最气人的是那些「我钩子甩得比监管者闪现还快」的老牛仔,他们的操作手册里大概写着:
- 钩中队友瞬间秒接翻滚能卡进墙里
- 对着空气预判出钩能穿过三层模型
- 被追击时往自己脚下甩钩可以实现原地升天
二、鬼畜操作的底层逻辑
有次排位遇到个ID叫「牛顿的棺材板」的牛仔,他边操作边在公屏打字:「知道为什么能钩穿红教堂的彩窗吗?因为网易的碰撞体积计算用的是2017年的老算法。」后来查资料发现还真被他说中了——
《第五人格》物理引擎有个著名bug:当角色移动速度超过13.5m/s时,碰撞检测会直接跳过某些复杂模型。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高端局牛仔总爱带「破窗理论」,那20%的翻窗加速根本不是用来逃命,而是为了卡进地图的里世界。
2.1 那些年我们卡过的bug点位
在资深牛仔玩家眼里,地图分为两种:
- 能卡进去的
- 暂时还没找到方法的
最经典的月亮河公园鬼屋二楼,用钩子把自己甩到吊灯上之后,监管者的攻击判定会完全失效。有次我亲眼看见个杰克对着空气挥了八次爪子,最后气得直接投降。
三、官方到底管不管这事
2022年夏季赛出现过戏剧性一幕:职业选手用牛仔钩子把监管者卡进湖景村的大船桅杆里,裁判组临时暂停比赛讨论了半小时。最后给出的解决方案是——重赛,但禁止使用牛仔。
翻更新公告会发现特别有意思的时间线:
2019.4 | 修复钩子穿过薄墙的问题 |
2020.8 | 新增钩索碰撞体积检测 |
2021.3 | 再次修复...(后面写着「相关优化持续进行中」) |
翻译成人话就是:「我们尽力了,但玩家总能找到新花样」。现在每次版本更新前,贴吧老哥都会开赌局下注这次会修复哪些牛仔邪教玩法。
3.1 玩家社区的魔幻现实主义
B站有个播放量287万的视频《第五人格物理学》,里面详细论证了牛仔钩子甩动时的角动量守恒问题。弹幕全程高能:
- "这钩子甩得我大学物理白学了"
- "建议纳入量子力学教学案例"
- "网易程序员看到这个视频连夜提交辞职信"
最绝的是评论区有人贴出自己用MATLAB做的钩子轨迹模拟,结果和游戏实测数据误差达到42%。下面有条回复获赞5.2万:「有没有可能,网易用的根本不是经典物理学模型?」
四、为什么我们一边骂一边玩
上周单排遇到个六阶牛仔,开局就公屏打字:「这把我要尝试新发现的教堂穿墙点,可能会秒倒别骂」。结果他真用钩子把自己卡进了祷告台,监管者转了三圈愣是没找到人。最后我们三跑成功,赛后聊天频道变成了大型学术研讨会:
"你那个45度角甩钩的时机怎么把握的?" "简单,等监管者抬脚瞬间按,系统会误判为地形交互" "那为什么有时候会钩到地图外?" "哦那个要配合队友的挣扎动作..."
看着他们讨论得热火朝天,我突然理解了这种扭曲的游戏乐趣——在规则边缘疯狂试探的快感,比按部就班地赢游戏刺激多了。
凌晨四点半,我又开了一局。这次秒选牛仔,在准备界面盯着那个戴牛仔帽的像素小人看了好久。屏幕右下角突然弹出队友消息:「兄弟会卡地下室点位吗?」我揉了揉发酸的眼睛,打字回复:「不会,但我们可以现场研究。」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