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胡歌的「有礼」活动刷爆了朋友圈,连我家楼下便利店老板都在问:"这活动到底有多火?"作为资深数据控,我连夜扒了各大平台的数据,发现这场活动简直就是流量收割机。从微博热搜到线下门店,从00后到70后,老胡这次玩得够实在。
一、活动到底有多出圈?
凌晨三点的数据监控屏上,活动启动瞬间的流量曲线像坐火箭。微博话题胡歌送礼三十六计半小时冲上热搜第三,评论区秒变大型许愿现场:"想要老胡同款保温杯"、"求签名照当传家宝"。
- 首日参与人数:83.7万(数据来源:活动官网实时统计)
- 微博话题阅读量:4.2亿(截止报告期)
- 微信指数峰值:日常值的18倍
1.1 地域热度排行榜
城市 | 参与占比 | 数据来源 |
上海 | 23.7% | 百度地域搜索指数 |
成都 | 15.2% | 活动抽奖地址解析 |
广州 | 12.8% | 微博地理位置标签 |
二、用户行为显微镜
有意思的是,凌晨1-3点的参与量占了全天37%,看来都是修仙党在蹲福利。有个大学生在超话里晒出手机屏幕使用时间:当天微信步数不过百,但活动页面停留时间长达87分钟。
2.1 互动高峰期分布
- 早高峰(8-9点):抢限量周边
- 午休档(12-13点):刷任务积分
- 深夜档(23-1点):拼手速抽奖
行为类型 | 人均操作次数 | 数据来源 |
页面分享 | 4.3次/人 | 微信JS-SDK统计 |
好友助力 | 2.8次/人 | 活动服务器日志 |
视频播放 | 6.2次/人 | 腾讯云点播数据 |
三、真金白银的转化力
最让我吃惊的是某电商平台数据:活动期间胡歌代言的剃须刀销量环比暴涨210%,评论区清一色"冲着老胡来的"。连带着他十年前拍的《琅琊榜》DVD都登上影视商品热销榜。
3.1 品牌联动效果
- 某牛奶品牌:定制包装款3天售罄
- 运动品牌联名款:预售量破品牌年度纪录
- 公益图书项目:超额完成200%筹款目标
四、那些意料之外的彩蛋
数据后台捕捉到个有趣现象:55岁以上用户占比达到12%,原来都是帮子女做任务的爸妈们。有位阿姨在客服留言:"闺女教了三次还是不会转发,能直接给我个兑换码吗?"
活动结束那天,胡歌工作室楼下堆满粉丝寄来的手写信。快递小哥说这是他这个月第三次来送成箱的明信片,每张都画着不同的Q版胡歌。而数据系统默默记下:最后一小时服务器请求量激增300%,都是赶末班车提交祝福的。
夜宵摊的炒面香气飘进窗户,屏幕上的数据曲线渐渐平缓。这场持续半个月的狂欢,最终沉淀下1200万条用户留言和35万份实体礼物,正在发往天南海北的路上。楼下便利店突然传来扫码成功的提示音——老板终于抢到了他心心念念的签名照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