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开寿司店老板必看:手把手教你做透市场调研
街角新开的寿司店又换招牌了,这已经是今年第三家。老张蹲在自家筹备中的店铺门口抽着烟,手机里还躺着装修队催尾款的短信。他算是看明白了,光凭一腔热血做餐饮,十个有九个得赔本。这不,上礼拜斜对面那家回转寿司刚挂出转让告示,据说老板连员工的最后一个月的工资都是借的。
一、先摸清这片江湖的水有多深
我在大学城边上那家网红寿司店蹲了三天,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:中午来的多是穿着校服的中学生,他们专挑10元一碟的特价三文鱼;傍晚则是小情侣们,冲着抖音上那个会喷干冰的寿司船来的。这提醒咱们,不同地段客群需求天差地别。
调研对象 | 大学城店 | CBD店 | 社区店 |
---|---|---|---|
客单价 | 38元 | 88元 | 55元 |
畅销单品 | 加州卷 | 蓝鳍金枪鱼 | 儿童套餐 |
高峰时段 | 12:00-13:30 | 18:30-20:00 | 17:00-18:30 |
1. 行业趋势要把准脉
去年参加上海餐饮展时,日料协会的王会长说了个数据:平价寿司品类年增长率22%,但高端omakase反而在下滑。这跟《2023中国餐饮消费趋势》里说的"消费分级"现象完全吻合。
- 工作日午餐:周边白领更看重出餐速度
- 周末晚餐:家庭客群关注儿童友好设施
- 夜宵时段:年轻人想要能拍照的创意寿司
2. 竞争对手要扒到底裤
我有个损招——假装要办储值卡,把方圆3公里内寿司店的优惠活动摸个遍。上次在朝阳区帮朋友调研,发现某连锁店周三半价活动当天,营业额能涨3倍,但食材成本居然还降了5%,后来才打听到他们周三是固定进货日。
二、顾客心思比寿司米还难捏
上次在社区广场摆试吃摊,张大妈尝了免费的三文鱼后直摆手:"这生的我可吃不惯,有没有那个...就是饭团上盖熟鱼的?"这才反应过来,得准备炙烤系列。
1. 问卷调查要会问门道
别光在店里发问卷,去目标客群常出没的地方:
- 幼儿园门口问宝妈
- 健身房前台问年轻白领
- 广场舞聚集地问中老年
我发现个诀窍:附赠迷你寿司挂件当小礼物,回收率能从15%提到40%。
2. 消费习惯得现场蹲点
连续三天蹲守竞品店,用手机计数器记录:
时段 | 进店人数 | 平均停留 | 外带比例 |
---|---|---|---|
11:00-13:00 | 62人 | 25分钟 | 40% |
17:00-19:00 | 48人 | 55分钟 | 15% |
三、选址学问比寿司刀工还讲究
朋友老李的教训血淋淋:图便宜租了二楼铺面,结果日均客流不到30人。后来改到临街铺,租金翻倍但三个月就回本。
- 商业区选址:跟着奶茶店走准没错
- 社区店秘诀:要看得见菜市场入口
- 特殊点位:医院对面适合做养生寿司概念
上次帮人做选址分析,发现个神器——百度热力图。周末下午打开地图,哪块区域泛红就往哪扎。
四、定价策略是门艺术
观察了20家寿司店菜单,发现个规律:定价88元的套餐实际毛利率比单点高18%。因为顾客总会加份28元的小菜,凑满减刚好到108元用优惠券。
价格带 | 占比 | 畅销组合 |
---|---|---|
30-50元 | 35% | 主食+味增汤 |
80-120元 | 48% | 双人套餐 |
说到这想起个趣事,有家店把海胆寿司定价从58元改成59.8元,当月销量反而涨了20%。顾客觉得"五六十"和"五十多"心理价位完全不同。
五、产品组合就像寿司拼盘
千万别学那些网红店搞什么榴莲寿司,上次试做差点被客人投诉。稳当点的做法是:
- 基础款占60%(如三文鱼、鳗鱼)
- 创意款占30%(火焰芝士系列)
- 季节限定款占10%(比如秋天的松茸寿司)
后厨老王有招绝的:把边角料做成寿司饭团,配上味增汤当员工餐,结果被客人发现非要买,现在成了招牌隐藏菜单。
六、宣传渠道要会四两拨千斤
新店开业别急着砸钱投广告,先做好三件事:
- 找5个本地美食KOC试吃
- 在店门口架个寿司制作直播屏
- 和隔壁奶茶店搞联合满减
上个月帮人策划开业活动,用宠物友好做噱头,允许带狗的客人免费获得三文鱼边角料做的宠物零食,结果小红书自然传播了200+篇笔记。
晚风卷着海苔香飘过街道,霓虹灯牌次第亮起。后厨传来叮叮当当的准备声,前厅服务员正在反复练习微笑弧度。玻璃门上"试营业"的贴纸微微卷边,第一批客人已经在张望菜单——这场舌尖上的战役,总算要打响了。
网友留言(0)